GTC China 2018 | 与一汽和三家新造车合作,NVIDIA 如何玩转中国市场?

· Nov 21, 2018 333

带着最新的 GPU 产品,老黄赶在感恩节假期前来到了中国苏州,开始了今年的最后一站 GTC。与前几站不同,老黄在他的演讲中仅用了 20 多分钟来讲汽车业务相关的内容,时间不长,但背后隐藏的信息量却很大。 关于 Xavier 的量产计划 盼星星盼月亮,Xavier 终于量产了。这次 GTC China 上,老黄公布了基于 Xavier 的 Drive AGX 产品序列。 上面的图片中,最上方和最左边的两块产品便属于 Drive AGX,它们也是 Drive PX 系列的正式换代产品: 最左边的为 Drive AGX Xavier,搭载单个 Xavier SoC,提供 30TOPS 的运算能力,功耗为 30 瓦。 最上方的为 Drive AGX Pegasus,搭载两个 Xavier SoC,算力达到了 320TOPS,专门针对 L4 以上自动驾驶。 这两款产品的开发者套件目前都已经正式上市,车规级的 Xavier SoC 也已在量产中。关于 Xavier 的具体介绍,可以参照我们年初 CES 时的报道《CES 2018 | 一篇文章读懂英伟达最新自动驾驶进展》。本篇文章我们重点看看老黄公布的几项合作。 L2 级别自动驾驶业务 因为 GPU 功耗的原因,量产车的 L2 一直不是英伟达的长项,在之前也仅仅只有特斯拉的 Autopilot 使用了英伟达的芯片方案。不过这次 GTC 上老黄宣布,沃尔沃将在 2020 年的量产车中使用英伟达 Drive AGX 平台来做 L2 级自动驾驶(此消息首发于今年 10 月份的 GTC 欧洲),这也应该是第一家选择基于英伟达平台来做量产车 L2 的传统车企。 可能你会觉得 L2 级自动驾驶现在国内很多自主品牌的车型都已经有了啊,这有什么新鲜的?其实 L2 也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一种是现在很多传统车厂使用的前视摄像头加毫米波雷达再加视觉感知芯片的方案,还有一种,则是特斯拉使用的多个摄像头与声波雷达环视、并通过一个中央计算电脑进行融合计算的方案。不用我说,你也应该知道,特斯拉的技术路线有着更好的性能表现。 英伟达汽车事业部高级总监 Danny 在专访时告诉我,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开始使用类似于特斯拉的 360 度环视体系,而沃尔沃正是其中的先驱者。当然这个项目的合作也要得益于 Xavier 车规级芯片的正式量产。 L3 级别业务 老黄在发布会上公布了与 3 家中国新造车公司的合作:小鹏、奇点以及 SF Motors。而这 3 个合作的目标都是为了在 2020 年的量产车当中落地 L3 级别自动驾驶的功能。 对于 L3 这个级别,现在业内的争议很大,有车厂已经宣布放弃 L3 转而直接研发 L4(刚才提到的沃尔沃就是其中之一),原因是 L3 很难定义驾驶员在何时需要接管车辆控制权,同时系统也很难保证驾驶员能够及时接管控制权。在 Danny 看来,英伟达作为一个供应商其实并不会受到这个争议的影响,因为提出功能需求的是整车厂,英伟达则负责提供解决方案。比如他们的 Drive IX 软件就可以帮助客户开发座舱内的驾驶员监测功能。 至于为什么在中国选择了三家新造车公司而不是传统的自主 OEM,Danny 的解释是:英伟达也在和许多自主品牌合作,只不过新造车企业相对来说更加激进一些,所以在信息发布上自然也会更开放。   L4/L5 级别业务 在 L4 的业务上,英伟达在中国已经与多家创业公司开始合作基于 Pegasus 平台的 Robotaxi … 继续阅读

在毕马威眼里,谁是汽车科技领域的好公司?

· Nov 21, 2018 333

随着汽车与科技的融合,人们围绕出行展开了一场极大的想象,这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基本上可以颠覆以往的汽车行业。 毕马威作为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和咨询机构,很早就观察到了这场变革的动向,所以从去年开始他们就进行了一项「领先汽车科技 50 企业」的评选活动,去年的榜单结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看一下。最近,他们开始筹备 2018 年的评选活动,毕马威中国科技与创新总监吴玥对评选领域和评选维度做了下面的这些解读,最终的评选榜单结果将在明年 3 月份公布。 评选领域与评选维度 2018 领先汽车科技 50 企业主要从智能网联、汽车后市场、汽车制造技术以及出行方式四个领域中去寻找优秀的企业,我们先看看这四个领域中都有哪些方向的细分公司。 在智能网联方面包括:1. 硬件提供商(传感器、芯片、车载电子设备)2. 软件服务提供商、数据智能服务商 3.TSP 集成商、运营商 4.ADAS 方案提供商 5.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6. 感知智能(语音识别、机器视觉)、HMI 7. 指挥交通 8. 高精度地图、路径规划 9. 云平台 10. 数据安全 在汽车后市场服务方面包括:1. 汽车电商(新车、二手车)2. 汽车金融、保险(UBI)3. 汽车养护、维修及配件 4. 停车泊车、充电加油等其他车主服务 在汽车制造技术方面包括:1. 新造车公司 2. 新能源(电池及 BMS、电池回收、电机、电控)3、车身轻量化 在出行方式方面包括:1. 租车类 2. 打车类 3. 拼车类 4. 代价类 5. 车队管理类 在评选维度上,毕马威将会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整体评估,主要从以下 6 个维度去考虑:1. 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2. 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变革与赋能 3. 财务健康状况与增长水平 4. 市场认可度与细分领域发展潜力 5. 估值与资本市场认可 6. 团队能力与企业创新机制 毕马威在去年评选这个榜单的时候,评选领域只有三个,今年相较于去年增加了一个「汽车制造技术」,可见这一年在汽车制造上有了不少质的进步,其中新造车应该在其中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我们看完这四个方面的细分解读,就能发现汽车行业正在同时发生很多机会爆炸,每一个发展方向都蕴藏了很大的能量,能迸发出更多的可能。这些元素共同作用在我们的社会之上,并不是纯净物与纯净物之间简单可控的化学反应,而是多种混合物共同作用出得生态反应(我怎么突然想到了贾老板曾经鼓吹的生态化反)。 毕马威观察的到一些现象 针对目前一些新技术的运用,比如智能网联与汽车的结合,无人驾驶在一些特殊场景中的运用,以传统车企的一些改变,geekcar 在访谈环节抛出了一些问题,毕马威中国科技及创业企业合伙人张昕以及毕马威中国科技与创新总监吴玥代表毕马威从全局的角度谈了谈他们的观点。 在智能化与汽车的融合上: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最近五年开始爆发,中国在这些技术上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和人才储备,而且中国有足够多足够大的应用场景,所以在汽车智能化上中国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在中国,这些新技术掌握在科技巨头 BATJ 以及其他一些科技公司手中,这些科技基因能够让汽车这个产业更「开放」,让汽车有更多的可能。这将左右汽车在未来人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未来它将不仅仅是出行工具,还会有更多功能的延伸。 在无人驾驶技术的运用上: 目前来说,距离真正实现完全无人驾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想要快速运用无人驾驶技术,在一些特定场景下还是可以实现的,比如说港口、矿山、高速货运、自动泊车或者封闭园区等等。这些其实是中国实现技术突破的沃土,毕马威认为在中国这些方面的应用可能会走得更靠前。至于 Robotaxi,虽然很难实现,但是对于这个终极前景大家还都是认可的。 对于传统车企的一些改变: 随着出行方式越来越多,共享出行逐渐被大众接受,传统车企也在或主动或被动地运用科技的力量转变自己的角色,他们不再甘心制作一个 OEM,有的正在慢慢转变为出行服务商。毕马威认为这是一个好的事情,因为市场总是需要竞争,同时大家也能感受到传统车企对于科技能力的焦虑,他们可能选择投资并购,也有可能选择自主研发,总之他们已经开始布局了。 还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目前市场正在经历资本的寒冬,但是毕马威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寒冬不代表停滞不前,而是会让资本更加冷静、谨慎,他们不会停止对好的技术、好的团队进行投资。 去年毕马威做过一个统计,像自动驾驶、车联网这类的硬科技公司,他们的研发人员往往要超过 80%以上,但是今年他们发现,这些公司已经开始大批量招揽商务人员了,比如 2G、2B 的。主动选择与政府、其他企业沟通合作,不仅只是深耕研发,也在积极试探实际的落地场景,这是一个变化的趋势。 在这场变革中,毕马威要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汽车行业这场变革很早就有声音出现,但是发展到现在,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应用上依然处于一个萌芽阶段。毕马威从一个咨询公司的角度出发,他们希望能够从变革的初期就深入地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 首先他们是一个行业的观察者,他们把观察到的行业动向通过白皮书或报告的形式传递给资本圈、创业圈、科技圈、企业圈,甚至是普通的用户。其次他们希望通过一些财务、税务、商业咨询等方式,帮助一些科技创业企业解决他们遇到的商业化瓶颈,或者帮助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是,毕马威会积极作一个参与者,从智慧出行的创新体系出发,帮助创新生态系统中各方参与者,促进技术、知识的转移和流动,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简单来说,毕马威面对一个企业客户,要帮他们解决问题,要帮他们分析可能的技术路径会是什么,关键的核心技术在哪里,热点在什么地方,这个企业在这里面有什么样的机会,要做什么事儿,是和别人一起做,还是要自己做?为企业提供技术上的支撑,帮他们做创新技术路径分析,帮他们对接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合作,这是毕马威在做的事儿。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