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国外汽车厂商们,能在中国玩转分时租赁吗?

· Oct 31, 2016 333

一年多前,在北京开车分时租赁的汽车还算是件新鲜事。当我在路上看见有人开着分时租赁的车,还会特意多看一眼,并且发自内心的对司机表示出「 真有眼光」 的感叹。 不过到了现在,分时租赁在北京已经没那么「 洋气」 了,用户的使用频率和认知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另外,提供分时租赁的项目也由之前的一两家变成了不下 10 家,GeekCar 也对其中的很多家进行了体验或者报道。 虽然这些分时租赁产品层出不穷,由汽车厂商,尤其是国外汽车厂商主导的却并不多。不过,现在来了一个重磅玩家。 戴姆勒的「 双管齐下」 这个玩家是来自德国的戴姆勒。就在上周,戴姆勒旗下的分时租赁产品 Car2Share 在北京召开了发布会,宣布进驻 SOHO 中国。由于之前一直在低调运营,所以直到这次发布会后,Car2Share 才算是正式对外发布,而你在北京、上海等地方,或许已经能看见不少绿白色调的奔驰 smart。 乍一看,Car2Share 在运营模式等层面,和很多现有品牌类似,都主要布局在商圈、写字楼附近。只不过,它的背后并不是一家本土企业。 作为戴姆勒在中国投放的第二个分时租赁项目,Car2Share 的名气可能没有 car2go 那么大。毕竟从全球范围来看,car2go 可以算是汽车分时租赁的「 元老级别」 产品,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都投入了运营。在中国,car2go 也在上半年在重庆投入了运营。 说到 car2go,这两天在朋友圈疯转一篇名为《还踩摩拜单车你就 out 啦!现在上海宁开奔驰汽车装逼只要 1.19 元起!》的文章,这个文章的主角就是 car2go。字里行间的意思是希望它在上海落地,但是我们联系了 car2go 的中国区负责人,官方说法是「 目前正在谈,但是还没有决定是否进入上海」。不过,从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来看,上海人民在这方面的需求,确实很强烈。 说回 Car2Share 和 car2go 的区别。Car2Share 运营主体是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它可以看作是戴姆勒为中国市场「 量身定制」 的产品。而 car2go 则是由戴姆勒总部主导,在全球范围内推行。 其次,Car2Share 的客户群主要为商业办公楼内的白领和高端用户,采取固定取还车点的方式提供服务。而 car2go 主打的则是随时随地取还车的模式。所以可以这么理解,car2go 主打 C 端市场,而 Car2Share 的定位更偏向写字楼的 B 端人群。 从运营方式来看,car2go 可能更趋近于分时租赁的理想模式。 仅从个人不负责任的推测来看,戴姆勒肯定也更乐意推行更灵活的 car2go 模式,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一个外资品牌和某地政府谈妥全城范围内的公共停车位资源,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所以,他们选择了和商圈、物业合作的点位模式。对于商业合作来说,只要利益分配合适,那么在推进难度上就能降低很多。并且,高端商圈和戴姆勒本身的品牌调性也比较相配,这样对提升产品形象也有一定作用。 国外汽车厂商的分时租赁本土化 由于中国市场的人口密度,交通出行需求很大,因此,全球范围内想要成为出行服务商的主机厂和科技公司们,是绝对不舍得放弃这块蛋糕的。 但是,国外主机厂进入国内难免会水土不服。毕竟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的用户习惯、服务体系都有很大差别。例如,在中国最常见的快递、送餐等人力服务,在国外就是最「 昂贵」 的。 对于分时租赁来说,国外主机厂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停车位、充电桩、运营牌照等前期资源的准备。搞定这些问题之后,接下来的运营又成了很大的困难。毕竟分时租赁的运营需要接触物业、用户等等各方面人群,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一件十分「 接地气」 的事。例如分时租赁品牌 evcard 在上海之所以能大规模的建设网点,也跟当地的资源支持分不开。 如果照搬国外的运营方式,显然不是很好地选择,car2go 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在重庆,car2go 能够使用主城区和一些商圈的任意公共停车位,但这毕竟只是局限在某个城市。从全中国范围来看,这样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谈合作,显然有很大的难度,可复制性有所限制。 另外,从体验上来说,虽然 car2go 已经在国内开始运营,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 App 的 UI 设计、使用逻辑方面,在本土化方面都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当然,最重要的是,国外车企的共享出行产品想进入中国,需要一个接地气、懂中国市场的团队来做具体执行。 选择和国内的公司合作,寻求有本地化服务能力的合作伙伴,可能也是国外厂商进入中国市场共享用车市场的一个途径。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了,前一阵,通用北美投资了国内的分时租赁技术服务商易微行(App 叫做微租车),后者在国内分时租赁技术供应商领域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这是否预示着通用会把自己的共享出行产品带到中国呢?要知道,他们在这方面是非常热衷的。 另外,国外主机厂也可能会通过输出车辆和服务标准的手段,来寻找国内的服务商合作,模式类似麦当劳、肯德基这类,以此来进入中国的共享出行、分时租赁市场。 他们是对手吗? 戴姆勒在国内布局两个分时租赁品牌,这对于其他汽车厂商来说,或许是一个有趣的参考,又或者能对他们有所触动,所以,这些国外厂商们,会开始跟风似的在国内布局分时租赁吗? 其实,国内巨大的出行市场对任何一家想成为出行服务提供商的企业来说,都有着无法抵抗的吸引力。所以无论是自营项目或者是类似通用投资国内相关企业的行为,国外汽车厂商在这方面搞些动静,是有驱动力的。易微行的 CEO 杨洋表示,明年可能会是国外主机厂进行大规模试水的阶段。 但是,对于本土现有的这些分时租赁厂商来说,这也并不意味着以后就没得玩儿了。比如,同样在北京使用 smart 车型做分时租赁的途歌出行 CEO 王利峰的态度就是「 欢迎 Car2Share 这样的品牌一起竞争」。 应该看到的是,由于规模和体量还不足,用户使用习惯也在培养中,所以市场对于分时租赁的需求还不是那么强烈。不过随着大城市出行压力的增加,共享交通一定会逐渐变成更多人的选择。其实还是那句话:在一个认知度还不算高的领域,需要有更多玩家一起来把蛋糕做大。 而像戴姆勒这样的国外汽车厂商在这个阶段进入,在我们看来还是不太可能会造成同类产品间的直接竞争,这些品牌更多的是目的或许是提前「 占坑」,开始向用户输出「 出行服务商」 的新品牌形象。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10.31:奔驰将在德国建立电池工厂;现代起亚就油耗造假事件与美方达成和解

· Oct 31, 2016

奔驰将在德国建立新电池工厂 据外媒报道,奔驰目前正准备在德国建立新的电池工厂。新电池工厂位于德国德累斯顿地区,将于 2018 年正式开工。相比于之前的电池工厂,新工厂的生产和物流区域扩大了 4 倍,达到了 8 万平方米。未来,新工厂将会交给戴姆勒的子公司 Accumotive 运作管理,为奔驰和 smart 等电动汽车供应锂电池。 奔驰把新电池工厂建到大众的地盘上了。 现代起亚就油耗造假事件与美方达成和解 2012 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曾就油耗造假事件对现代起亚进行过调查,之后现代起亚承认了造假行为。最近,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现代起亚将向美方支付 2.79 亿美元罚款并签署和解协议,美方也将停止针对起亚现代油耗造假事件进行调查。 花钱消灾这个道理同样适合在美帝。 美国汽车租赁网站 Getaround 获丰田 1000 万美元 C 轮投资 据外媒报道,美国汽车租赁网站 Getaround 获得了 1000 万美元的 C 轮投资,投资方包括丰田汽车、三井住友银行等机构。Getaround 成立于 2009 年,目前在美国已经拥有了将近 30 万的用户量。通过 Getaround,租赁人只需以最低每小时 5 美元的价格就可以租用车主的汽车。 这个资金量级,相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太小了。 英国首批无人驾驶汽车不会进行特殊标明 据外媒报道,英国首批无人驾驶汽车将不会在车身上进行特殊标明,目的是为了防止其他司机故意「 欺负」 它。2018 年,英国将准备开始 100 辆沃尔沃自动驾驶汽车的上路测试。一旦路上其他车辆违规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将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为了保险起见,英国人做出了不「 区别对待」 的选择。 一辆好的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不怕被欺负。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天才黑客 Geohot 被「查水表」,一个疯狂的自动驾驶项目就此夭折

· Oct 31, 2016

Geohot 终于来中国了,这个颇受争议的天才黑客,最近被热炒是因为他正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当然,最新消息是,这个项目已经终止。 如果你还不知道 Geohot,就先来看看他都干过点什么:2007 年,17 岁的 Geohot 全球首次破解 iPhone,之后又先后破解了索尼 PS3、Windows Phone 7,成功黑入了 ChromeOS。 拿奖金拿到手软的 Geohot 说:「 我厌倦了拿奖金,我现在已经从比赛里退休了!」 他这次来中国是为了参加 GeekPwn2016 嘉年华,他的开场白是:「 想要证明你是最佳的黑客,也许并不需要一个团队。如果你是一个超级黑客,你可以单挑一群团队」。 恩,就是这么「 狂」… 后来,特斯拉 CEO Elon Musk 给 Geohot 开出了百万年薪,不过 Geohot 拒绝了,还立下了 flag:「 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我可以碾压掉 Mobileye(以色列的那个视觉 ADAS 厂商)。」 由此可以看出,Geohot 绝对是口无遮拦,甚至有点目中无人。要知道,Mobileye 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已经深耕十几年的上市公司,合作伙伴一大堆。 为了研究自动驾驶技术,Geohot 成立 Comma.ai 公司,当上了 CEO,还拿到了一笔 300 万美金的融资。 人工智能打造「 老司机」,只要 999 美元 在 GeekPwn2016 上,Geohot 带来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Comma One v2,这是一款适用于所有车型的自动驾驶系统,并且水平和特斯拉相当,售价 999 美元。 至于原理,Geohot 的解释是:如果我们看清楚「 马路上的规则」 就会发现,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欢按规则开车,在这种情况下,要让机器学会和人一样作出正确的选择。加入了「 深度学习」 的 Comma One 会模仿我们变道时那种一点点蹭过去的动作,这令它表现的就像一个老司机。(好吧,变得像个老司机,其实某些时候也意味着不守规矩。)目前,Comma One v2 拥有五十万公里的行驶样本来做一些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 硬件方面,Comma One 依靠的是车内后装的前向雷达和单目前向摄像头。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一旦驾驶员踩下刹车,或者点按取消按钮,就可以立即解除自动驾驶。 一个疯狂项目的陨落 不过,正当 Geohot 在深圳玩得嗨的时候,他的后院起火了。 999 美元的 Comma One 自发布以来,就受到了很多质疑,NHTSA(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早已注意到了 Geohot。 在深圳的这几天,Geohot 收到了一封来自 NHTSA 的「Special Order」。说简单点,就是 Geohot 被美国相关部门「 查水表」 了。 在这封信中,NHTSA 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我们担心你们的产品会对用户和其他道路参与者造成危险。在你们能够确保产品的安全之前,我们迫切希望你们能够推迟销售或路测。」 作为一个专业的交通管理机构,NHTSA 还专门针对 Comma One 自动驾驶系统列出了 15 个问题。比如,详细说明 Comma One 如何工作并提供一份安装说明;详尽说明 Comma One 能够安全工作的条件,包括道路环境、地理区域、速度范围、交通状况、天气状况等等;提供 Comma One 能够支持的所有车型;详尽描述你为了保证 Comma One 不发生意外所做的措施… 总之,这 15 个问题的核心要义,就是为了让 Geohot 能够证明他的这套系统是安全的。按照这封信的要求,Geohot 必须在 11 月 10 日之前做出回应,如果未按时提交,他将面临最高 21000 美元/天的民事处罚。很明显,NHTSA 想插手这个看上去有点疯狂的项目。 Geohot 在看到这封「Special Order」 后当即发了三条推特,主要内容如下: 1、「 这是我第一次收到 NHTSA 方面的来信,开头就是威胁,从未尝试和我们坐下来聊聊。」 2、「 与其和这些监管者、律师浪费时间,我还不如去研究点别的黑科技。」 3、「Comma One 项目取消了。Comma.ai 公司将会探索其他的产品和市场。」 … 继续阅读

马斯克解惑「Tesla Network」:和 Uber 并非竞争关系,车主收益或可抵消贷款

· Oct 31, 2016 333

前一段时间,特斯拉发布了全新升级的 Autopilot 自动驾驶硬件。此外,从他们的发布会当中还能看出,特斯拉还想要做一个自动驾驶车辆共享平台「Tesla Network」。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 GeekCar 之前的一篇文章: 特斯拉的只言片语,藏着一个关于「共享用车」的巨大野心 。 关于自动驾驶车辆共享平台「Tesla Network」,Elon Musk 在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又透露了更多信息。 首先,特斯拉未来将会把共享用车的大部分收入都归于车主。理想情况下,共享用车所带来的收入很有可能会抵消车主们的购车贷款。而关于具体的分成比例,Elon Musk 则没有透露。值得一提的是,Uber 曾在今年 2 月份宣布,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分成比例为 25%。 其次,与 Uber 不同的是,特斯拉共享用车平台只面向自动驾驶汽车开放。未来车主们只需要在网络上遥控他们的汽车,自动驾驶版本的特斯拉就可以外出接送乘客。 第三,虽然特斯拉不希望车主使用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特斯拉加入 Uber 和 Lyft 平台,但这不意味着「Tesla Network」 将与 Uber 构成直接竞争关系。Elon Musk 强调,「Tesla Network」 的推出是为了帮助车主从 Uber 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利益,车主们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 第四,关于车辆所有权,「Tesla Network」 尽管是由特斯拉推出的服务,但车辆所有权依然归于车主。因此,共享用车所带来的大部分收入理应归于车主。 Elon Musk 认为,「Tesla Network」 的推出可以进一步提高美国汽车的利用率。当车主们在工作或者休假时,他们的汽车依然还可以继续行驶并且为他们增加收入。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Tesla Network」 绝对不会使 Uber 束手就擒。Uber 的自动驾驶汽车正在匹兹堡进行测试,同时 Uber 旗下的 Otto 自动驾驶卡车也已经完成首次上路。未来,两家公司势必会在自动驾驶汽车和共享用车领域展开更激烈的对抗。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