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65:叨逼叨最冷门节目——电动机怎么那么复杂!

· Dec 17, 2015 333

你看过一篇名为:《如何写出阅读量 100+ 的微信爆冷文章》吗?如果没有,那也没关系,因为今天我们要教你如何才能做一期收听量 10+ 的音频节目。 这期我们要聊一聊电动车的电机(想象此处有一个呵呵和一个微笑的表情)。电动机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分,究竟和发动机有什么不同?很明显:大小不同!没错儿,电动汽车由于其动力系统所占的空间非常小,让汽车本身有了更多的储物空间和乘坐空间,对于很多追求空间的用户来说,是非常大的福音。 但我们并不聊大小的问题······ 我们想要跟你讲讲电动机的历史和它的工作原理,听起来就觉得好无聊对不对?但是不听你怎么知道我们会不会保持收听 10+ 的战绩呢?快来看看大尧究竟能把这期节目讲的多无聊吧~ 本期人物介绍: 大尧——GeekCar 最具洞察力的运营官。北京土著外加 UK 留学背景,专业性极强又超接地气,一个能顶俩!记住:跟他聊什么都行,但就是千万别提吃饭的事儿,谁提谁 S*B! 大白——GeekCar 最没节操的内容官。这是一只活生生的段子手,热爱科技但绝不乏味,五大三粗还常常害羞脸红。记住:千万别跟他聊天,小心你的节操被他说没了,这你找谁说理儿去! 刘能叔叔——GeekCar 最不正经的铲屎官。虽然是个妹子,但非得给自己起个叔叔的艺名儿,而且自打公司来了三位猫爷,就变成了专注的铲屎官。记住:惹她可以,别说猫不好!别说! GeekCar 有话说: GeekCar 叨逼叨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以直接留言告诉我们!你也可以表达你的观点你的态度,让你的声音也出现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欢迎吐槽欢迎么么哒~

沈海寅的车,造的怎么样了?

· Dec 17, 2015

相比蔚来汽车、乐视等关注度超高的「 明星」 造车团队,沈海寅和他的智车优行却低调很多。确实,无论从资本、研发实力层面,智车优行都没有这些企业的优势。 很多人甚至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的小团队造车都要「 悲剧」?为此,GeekCar 又和沈海寅聊了聊,也把心中这样那样的疑问都抛了出来。 进度在计划之中 沈海寅表示,造车的进展还在计划的可控范围之内,农历年底之前(春节前后)会把样车对外展示(上次采访的时候可没说是按农历啊)。 一辆家用电动车(部分基于聊天推测): 出于保密原因,沈海寅并没有透露关于这辆车的太多细节。下面是我根据聊天内容整理推测的部分参数细节(如不属实,纯属猜测): 车型:已经确定,但还不能透露。SUV 的可能性较大,也不排除轿车和 MPV 的可能性。 售价:补贴前大约在 30~40 万之间。 续航:沈海寅认为 350km 是一个合理的续航里程,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出行需求。上班族一周一充、专车司机一天一充。 性能:不极致追求,但会满足一般用户需求。 应用模式:销售之外,也不排除共享、专车等使用形式。 从以上信息和之前的采访推测,我们可以总结这辆车的画像:一辆补贴之后在 20~30 万之间、性能没那么出众(相比特斯拉)、造型比较有设计感、续航 350km 左右的家用车型,并且内饰会有一些贴心的设计(在设计之初已经确定)。  (图文无关)研发模式 虽然对车的信息保密,但对于研发模式,沈海寅倒是做出了详细解释。 「 三电」 是电动车的核心已经成为很多造车团队的共识,为此很多团队都选择自己研发。智车优行在这部分却选择与供应商合作。供应商根据要求提供相应的产品,智车优行负责进行技术整合,最终实现目标性能。 在外观方面,车身造型已经基本确定,只需要等底盘开发完成之后进行适配。底盘的进度目前还在研发阶段,有两条线同时进行:1. 逆向开发特斯拉底盘;2. 改造一款燃油车底盘。 对质疑的「 反击」 对于目前这些造车团队,尤其是研发实力看起来没有那么强的这部分,外界对于他们的质疑往往很一致。总结一下无非就是造车资质、质量、安全、销量这几个方面。 对此,沈海寅表现的相当自信。 由于确定采用代工模式,并且已经和主机厂达成了相关合作意向。所以无论是生产资质、车辆的稳定性等硬件方面,沈海寅并不担心自己的车会比别人的差。 对于安全这个最大的质疑,沈海寅分为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主动、被动、电池、网络。横向比较的话,目前的电动车各项起点都差不多,甚至于在网络安全方面,作为互联网公司还有一定优势。所以,安全问题在他看来其实并不是问题。 但过分依赖代工存在一定隐患。在和主机厂的合作中,智车优行很有可能会失去话语权。然而沈海寅认为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接下来的才是核心。 核心还是软件 对于智车优行来说,造一辆各方面都满足用户需求的车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步是汽车本身,这是必然要做好,也是必然会做好的部分(自信来自将生产完全交给主机厂)。 第二步则是软件,智车优行认为的核心竞争力。这里的软件包括车辆底层系统和车机端的操作系统。车的存在更多的是让软件更好的发挥性能、服务车主。 这类似于苹果硬件和 iOS 系统之间的关系,智车优行更多是想用车来验证自己的软件。 智车优行真正要做的,就是用软件去服务车主,无论是在车内、与车相关的服务(LBS 等)、甚至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这些领域是他们想慢慢渗透进入,也是能够增加用户粘度,再反馈汽车销量的关键部分。 因此,对于将自己定位成软件服务供应商这件事,他们一开始就想好了,也在坚持做下去。 在明年北京车展前后,智车优行的样车就会正式对外发布。在 17 年,量产车也会正式下线。从时间点来看,他们刚好能赶上第一批把车造出来的阵营,但真正的考验其实从那时才开始。 在其他领域(例如手机),软件影响用户购买决策已经经过验证。但对于一辆汽车来说,在硬件并没有优势,甚至还有不足的前提下,能否靠软件层面的服务拉开和竞品差距,这才是困难所在。 当然,现在着急去否定也没有太多意义,不如坐等 2017 年咯。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当 BATL 们想通过手机「入侵」汽车时,他们在想什么?

· Dec 17, 2015

从 2014 年到 2015 年,车机手机互联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以 CarPlay 为代表,很多人似乎找到了把互联网/手机和汽车结合在一起的最佳路径。 于是,各种 link 层出不穷,有单纯做屏幕投射的,有走 CarPlay 那种路线的,前者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而单单是后者,也已经多到快让人数不清。主机厂、供应商、互联网公司,都想通过这种互联方案来控制汽车中控屏的「 入口」 和「 出口」。 不过,在看起来大同小异的产品背后,有什么不一样吗? 「Link」 只是手段 百度有 CarLife,阿里有高德 Alink,乐视有 ecolink,博世做了 mySPIN,福特有开源的 SDL。每种 Link 方案都有共同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各方面的优化,让用户更加「 安全」 的使用 App。 当你的手机和车机连通之后,关键问题在于这种 Link 方式能够给你呈现怎样的「 内容」。互联网公司做 Link 的理由,还是为自己的产品服务,不同公司有不同的侧重点。现在互联网圈里有实力做 Link 方案的,也就是百度、阿里、腾讯、乐视。 首先说百度,最适合车内使用场景的就是百度地图了。目前来说,国内大家熟知的地图屈指可数,百度宣称市场占有率为 70%左右。CarLife 更像是为百度地图服务的,通过进一步优化百度地图的车内使用体验,来占领车内市场。 除了地图之外,百度系其他产品(尤其是 O2O 产品),也可以顺理成章进入车内。虽然百度 CarLife 宣称是开放的,有相应的开发者计划,甚至兼容网易云音乐。但是短时间内,作为 Link 方案切入点的百度地图,依然会是「 御用」 导航。 其次,阿里又是另一种情况了,对于车内使用场景,阿里自然首推高德地图。但阿里有「YunOS」,高德有 Alink。Link 方案的初衷还是想把中控屏幕利用起来,假如 YunOS 用户体验足够好,那么还需要与手机互联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手机与车机的使用场景完全不同,两者仍然需要有功能层面的交流,并不冲突。比如在手机内设置好导航,发送到车机;或者通过手机来查看车辆位置等。但高德 Alink,功能或许会被弱化。 第三就是腾讯了,腾讯有很强的「 社交属性」,与前两家主打地图的也不一样,更多是「 应用层」 的东西。腾讯车联 App 可以让你的车机和手机互联,兼容第三方手机车机互联方案,同样强调「 开放性」。 腾讯虽然也有腾讯地图,但你们用过吗?所以腾讯本质还是「 社交属性」,腾讯车联的「 车联 ROM、车联 App、MyCar」,都能让你以各种方式在车里玩起来微信和 QQ。 因为微信和 QQ 的覆盖范围太广了,基本处于垄断地位。所以可以这样理解,自己研究 Link 方案意义不大,因为用户必然有需求,别人会帮着腾讯「 上车」 的。除了核心的社交属性外,腾讯同样有「 腾讯视频」 和「QQ 音乐」 两大产品,但不是主打产品。 最后就是乐视了,乐视的解决方案是「ecolink」。没有地图也没有社交属性的乐视,切入点是「 视频内容」。车内观看视频是不是真需求暂且不谈,乐视的 ecolink 本质也是为自己服务,是乐视一系列产品与车内对接的「 媒介」。毕竟乐视产品如此众多,以后还要自己造车,有个手机车机互联方案,也不为过吧? 不完整的「 生态」? 各大公司都有 Link 方案了,再推出个相应的开发者计划,这么一来,以自己产品为核心加上第三方产品,就有点「 生态」 的味道了。但跳出这个逻辑想想,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态了,有这么多生态,这是不是一种悖论? 其实作为消费者来说,是非常不喜欢「 被捆绑」 的。比如我是一直高德地图用户,就是喜欢听林志玲语音导航,而我的新车搭载了百度 CarLife,这个时候,我是为了使用中控屏,不得不下载个百度地图,还是为了林志玲,用自己的手机支架? BATL 的互联方案很难真正做到兼容彼此,这才是问题所在。他们早晚都会有自己的 OS,而 OS+link,才算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他们真舍得在自己的 OS 上支持别家的 link 方案? 所以现在的生态,可以说是「 封闭的开放生态」。因为各家 Link 本质还是服务于自家核心产品,随之而来的,就是「 碎片化」。 对于开发者来说,当你的 Link 方案还没有大规模「 上车」,用户基数小,又有哪个开发者自愿开发适配 App 呢?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车机互联的出发点应该是「 用户习惯的延续」,而不是让用户做出「 选择」。 当然,除了互联网公司,还有供应商和主机厂的 Link 方案,比如博世和福特,但盈利模式和互联网公司不同。 博世和福特没有「 内容资源」,这一点不如互联网公司,那么作为供应商、主机厂,他们的优势在哪?供应商可能比互联网公司更懂主机厂;而主机厂推出自己的 Link 方案,就能直接前装在自己车上了。 在我们看来,这些手机车机互联系统的竞争点有三方面。首先是手机兼容性,虽然大家都写着兼容安卓、苹果,但由于安卓系统千差万别,我就遇到过标称适配安卓,但不适配「 我的安卓」 的情况;第二是落地速度;第三是 Link 方案所能在中控屏幕所能呈现的「 内容」。而这些内容也分主次,最重要的应当是地图导航,而音乐、社交其次。 理想的车机手机互联是怎样的? 互联网公司的 Link 方案有「 无形的壁垒」,供应商、主机厂的 Link 方案缺少「 内容资源」,可以说现在是一种混战局面,那未来怎样才是合理的? 首先,「 标准化」 才能解决「 碎片化」 问题,满足开发者,减轻他们的开发成本,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所谓的生态中,成熟的开发者计划可以参考苹果。 其次,「 无形的壁垒」 逐渐消失。但这一点和目前互联网公司的核心利益是相悖的,因为互联网公司做 Link 方案就是为了控制车内的「 入口」 和「 出口」,拥有「 选择投射内容」 的权力。 车厂在考虑互联方案供应商时,在 iOS 端,通常会选择 CarPlay,所以竞争的主战场在我们看来其实是安卓这边。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Android Auto 在国内很尴尬,于是这也是给了互联网公司一个契机。至于能不能借此打造成他们所期望的「 平台」,还要看他们如何处理「 利益」 与「 开放性」 的关系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12.17: 有的公司烧完了钱,有的刚开始烧

· Dec 17, 2015 333

博湃养车资金链断裂 昨天,博湃养车被曝出融资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目前已经中止所有服务。博湃养车在今年 3 月份获得了 1.1 亿人民币的 B 轮融资,投资方有易车、京东等。在 7 月份,博湃推出「 上门钣喷」 服务,想要越做越「 重」。据报道,目前博湃正在和另一家上门保养公司商谈重组事宜。 冬天还是挺冷的,多穿点吧。 「 首汽约车」 完成 A 轮 2.2 亿融资 首汽约车宣布已完成 A 轮 2.2 亿元人民币融资,领投方为「 建投华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首汽约车已经在北京投放了上千辆车,也会陆续开通其他城市。首汽约车在这些城市将会选择和其他出租车公司合作,以规避法规问题。首汽约车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会进行差异化竞争,重点面向中高端商务出行用户。 有的公司烧完了钱,有的刚开始烧。 伍丝丽出任蔚来汽车北美 CEO 蔚来汽车昨天宣布,伍丝丽 (Padmasree Warrior) 出任公司董事、首席发展官兼北美公司首席执行官,负责蔚来汽车全球软件开发以及北美公司的全面管理。伍丝丽现任多家公司董事,包括微软、Gap 和 Box。在加入蔚来汽车之前,伍丝丽曾任思科全球 CTO。 这是一个喜欢技术的女同学。 58 同城与哈尔滨银行达成合作 58 同城与哈尔滨银行达成合作,具体内容包括「 资金」 和「 风控」 两个方面。通过互联网和传统金融风控结合,58 同城将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公安系统。并建立 58 车商贷的风控模型,24 小时之内,可线上完成对车商的信用审核及授信。车商获得授信申请提现后半小时即可到账。在此之前,58 同城已经完成了对 273 二手车、e 代驾、驾校一点通、卓杰行汽车拍卖等 O2O 平台的投资。 真是一个神奇的网站。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