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的才是好设计?——Inu 能自动折叠的电动车

· Dec 08, 2015 333

什么是【酷玩儿】: 当我们想让交通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时候,我们发现无法仅仅寄希望于庞大的汽车公司。Geek 精神从来不是坐等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比如,在这里给你推荐有趣的、好玩的、任何和交通有关的产品。 免责声明:看完之后心里长草、钱包变空,我们概不负责。 扯闲篇: 随着城市堵车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除了私家车以外的其他出行方式,除了公交系统,也有一些新颖的代步工具在慢慢崛起,比如悬浮滑板或者两轮的电动滑板车,都可以解决近距离的往返。但是对于有稍长距离通勤要求、或者希望更安全驾驶特性的人来说,可能就需要更智能的电动车。 酷玩儿: 总部设在以色列的公司 Green Ride,就设计了一款名为「Inu」 的电动车,希望可以在电动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外观上,它的手把、车灯和轮胎都颜色鲜明。像别的电动车一样,它可以折叠。不同的是,它并不需要人工操作,用户通过触摸或者声音指示,它就可以把自己叠起来。 它的最高速度被人为限制在了 15km/h,Green Ride 也表示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规定来调整速度上限。动力方面,Inu 不需要更换电池或者依赖充电站。它一次性可以行驶 40 公里,并且在三个小时内就能完全充满电。另外,由于配有减震器和真皮座椅,其舒适度也很好。 Ori Yemini 是 Inu 的首席设计师。36 岁的他虽然年轻,却已有丰富的汽车设计经验,他曾在 Pininfarina 这个以设计法拉利而闻名的公司工作过。当说到 Inu 的创作理念时,Yemini 表示:「 我们希望让这辆车显得沉静。大部分的城市建筑都是又硬又尖的线条,为了让 Inu 与众不同,我们希望它的线条尽可能的圆润。」 他们在开发 Inu 时,还运用了相当独特的研究方法,即通过 Facebook 的大数据研究,了解在市中心工作的人的生活习惯。他们还实地考察了这些在市中心工作的人的居住情况以及周边环境。甚至利用谷歌地图的虚拟旅游功能,去了几个主要的大城市,了解他们生活的城市灯光以及人们的穿衣风格。通过这些有趣的方式,Yemini 有了设计灵感。 设计 Inu 时最困难的部分,是高性能与高设计感之间的平衡。对于电动车来说,车身上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不管在开发的时候想要获得这种平衡是如何艰难,他们还是成功了。Inu 的总重只有 25kg,并且,电动装备都隐藏在了座椅、铝管道里,特别是在车轮上,空间利用得十分紧凑,Yemini 打趣说:「 除了还能给轮胎充上空气,我们再也没有多余的空间了。」 怎么买: Inu 第一次亮相是在去年一月的 CES 上,但直到 2016 年上半年,该公司才会将产品投放到纽约和欧洲,价格大约在 4000 美金左右。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滴滴切入汽车电商,却不是为了卖车?

· Dec 08, 2015

还记得滴滴最初说要做试驾的时候,我们就分析过单纯的试驾业务商业场景太过单薄,必须要和更深度的服务联系起来(最直接的就是卖车)。 上周末,一张关于滴滴试驾的海报「 意外」 泄漏,我们终于知道「 滴滴卖车」 真的要来了。就在周一一早,滴滴出行就正式宣布将在双 12 当天通过滴滴出行 App 的试驾入口向用户卖车。 从 7 号开始,用户只需要在滴滴试驾页面预约,等到 12 号下单并预付订金,就会收到一个数字回执,最后到当地指定 4S 店取车付款就可以完成整个购买流程。 为了更好的渲染卖车业务,滴滴在上周就将这次要销售的奔驰 GLA SUV 和一汽丰田皇冠加入了「1 元试驾豪华午餐」。位于北上广深成杭这 5 座城市的用户都可以通过滴滴试驾进行试车并购买,这两款车的售价也比官方指导价便宜了大约 4 万元。 试驾流程里的 bug 以往我们都在吐槽,类似于滴滴试驾这样「 由车主提供车辆」 的模式,实际体验上很难去保障用户体验。这部分体验从预约谈起,到试驾为止。 首先是预约,用 6 个字总结其中的问题:车型少、难预约。对于车型问题,滴滴规定必须是 3 年内的车型才能加入试驾,这就限制了很大一部分车主数量,特别是小众车型就相应更少了。 在预约时,用户和车主是双向选择的模式。这种「 看缘分」 的方式注定预约成功率的居低不上。虽然滴滴这次对于购车用户有着「 一年 50 次试驾返现 1 万,100 次试驾返现 3 万」 的激励措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主的接单积极性。但往下考虑,一旦车型和车辆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滴滴还能承担起这样的补贴么?补贴减少的后遗症,滴滴应该很明白。 对于想买车的用户来说,可能会同时考虑好几款车,要想在滴滴平台把中意的车型全部试驾完成,恐怕还是有点难度,尤其是那些小众车型。 其次是试驾流程。我们曾畅想过在试驾过程中突然来一脚「 地板油」 或者急刹时,车主会有怎样的反应。然而在我尝试预约的无数次(大概 10 次左右)流程中,无一例外都失败了。(是因为我们长期滞留北五环吗?三里屯或许好一点)不过预约失败并不影响我们分析问题,我们想象的场景滴滴早就有了准备,试驾条款中规定任何激烈驾驶行为都需要经过车主同意。额,那你规没规定车主是不是必须得同意啊… 从试驾导向卖车,滴滴试驾的模式在第一步就出现了硬伤。(其实大多数试驾产品都会在这个环节遇到 bug)再往下一个场景延伸,滴滴试驾需要面对的就是转化率的问题。用户决定在哪买车,最根本原因可能还是价格而不是平台。也就是说,如果滴滴在后续转化时,没有更大的优惠就很难保证用户在哪儿买车。 对于合作车企来说,这种合作的意义,按照以往经验来看,更多的是推广意义大于销售意义,反正卖不掉也不吃亏。而先期两款车型优惠四万的价格,其实和终端成交价相比,优势并不大。 把「 乘客」 转化为「 用户」 说了这么多,我们有理由相信以目前滴滴试驾的体验和转化率,这可能不是个为了卖车赚钱的产品。但对于滴滴来说,汽车电商的意义可能比单纯盈利来得更大,所以就算是砸钱也有必要(从更宏观的角度看,砸钱换市场一直是滴滴出行的「 风格」)。 对于号称做整体出行平台的滴滴来说,电商环节可能是真正把用户从乘客向用户转化的环节。 在这之前,滴滴的用户无非就是打开 App 之后叫个车,最后下车给钱。这样的服务给滴滴带来了 2.5 亿的用户,成为了一个超级流量入口。 在成为流量入口这件事上,滴滴可以说已经走在了几乎所有竞争对手的前面(我们不谈社交软件)。但是这部分用户的黏度有多大呢?这个十有八九得看补贴力度有多大。这一点相信很多用户经常使用打车软件时,都已经深有体会。 但汽车电商本身是个重资金的服务,这给滴滴在金融服务上提供了更多可能。用户在滴滴平台买车之后,滴滴通过一些优惠手段,把试驾、后市场、汽配、二手车、本地 O2O 服务等多个环节全部覆盖。 这部分服务是滴滴一直想要实现闭环的最后补充,也是目前还没有涉足的环节。同时,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企业都想要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在这些业务上,滴滴并没有任何优势。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快方式,就是培养一群专属的核心用户(例如上汽推出的车享)。只有出现了这部分核心用户,滴滴一直宣称的「 出行平台闭环战略」 才有了迅速打通的可能。 所以总的来看,滴滴试驾的战略意义远大于产品本身。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汽车+互联网,只会让你觉得「争论不休」和「不成熟」?

· Dec 08, 2015

这篇文章,可以当成是今年 T 圈大会的观后感来看。 TC 汽车互联网大会已经八年了,从一开始只有几十人参加,到经历「 去高德化」,再到现在的规模。八年后,T 圈里的所谓「 有格者」 依然能聚到一起,汽车和互联网这个话题也没中断,也说明这个搭配还是挺有生命力的。 对于手机行业来说,八年的时间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记得当时还在流行塞班系统。而对于「 汽车+互联网」 来说,似乎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融合,因为这是两个行业的竞争与合作。2015 年,可以说是「 汽车+互联网」 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了。因为互联网公司都开始造车了,车联网开始火了。 争论不休的互联网造车 互联网公司造车,车还没造出来,舆论战就打起来了。「 电机+电池」 的组合,让互联网公司有了「 资格」 可以造车,而在这次 T 圈大会上,那些传统汽车公司的前辈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呢? 首先是主机厂的人。广汽工程研究院的黄少堂觉得,苹果、谷歌造车或许是在砸钱变相做广告,让大家都去跟随他们。有人造车未必真的在造车,汽车人也不必真的去担忧,因为互联网公司造车也算是一种激励他们前进的动力。 沃尔沃中国研发副总裁沈峰认为,汽车的复杂程度、品控要求注定是很高的准入门槛。但对于未来,他希望汽车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应该寻求合作。总的说来,黄少堂和沈峰都是传统公司里不太传统的人,但都不太看好互联网公司造车。 其次,是供应商的人。在谈到造车问题时,Mobileye 销售部门的主管 David Oberman 赶紧表示,他们真的不会造车,而是安安静静地做好供应商的角色;大陆汽车文英棠则欢迎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个行业。(毕竟他们是供应商,互联网公司也是客户)说了这么多别人的看法,而那些互联网人打算怎么解决造车问题?李想和沈海寅的对立观点则是很好的例子,李想认为要自己建厂、投入大量资金,而沈海寅则支持代工生产,两个人为此还发文「 隔空喊话」。 自建厂也好,代工也罢,每种观点都有支持者。在对立的观点里,他们还是有一致的地方的:李想、李斌、沈海寅三个人都是互联网出身,要论造车他们肯定说不过工程师出身的黄少堂。但能砸钱造车的他们,肯定是资本的高级玩家。 车和家、蔚来汽车、智车优行等等公司,无论他们有没有实现当年吹的牛逼,能熬到上市继续撬动资本来做这件事,就是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对于主机厂来说,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不仅人已经跳槽到互联网公司了,未来可能更多的钱也会涌进去。 而谁有可能成为主机厂里的「 富士康」?应该是行动不够快、不够开放的掉队企业。 还在探索的「 车联网」 除了互联网公司造车,「 汽车+互联网」 的另一个衍生品就是「 车联网」。目前,中国的车联网发展水平已经超越了欧美,只能自己慢慢探索。如同吴晓波说的,部分中国制造业已经在全球没有「 对标物」 了,例如海尔、美的,不能再实行「 跟进战略」 了。 车联网看似是国产汽车品牌弯道超车的好机会,但汽车公司的战略一向保守。对于国产品牌来说,保守体现在两点。 首先是供应商体系,缺乏核心技术的主机厂,只能靠供应商给出技术制定和规划。在成熟的硬件和软件出来之前,车厂对于新生事物还是持慎重态度的。 其次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制定,还得看用户本身。现在车联网服务无非是免费或者让用户续费,而很少围绕用户的生活轨迹和开车场景设计服务和商业模式。 提到用户,就不得不提未来的消费主力 80、90 后群体。横跨 20 年的群体,确实有点大,用吴晓波的「 圈层」 理论比较合适。具体来说就是不同圈层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有人喜欢窦唯,还有人喜欢 TFBOYS。 而车厂要做的就是研究好 80、90 后,投其所好,设计出一款产品。要特别指出的是,有时候并不是车厂真的搞不懂年轻人,而是从调研、设计到投产,是比较脱节的过程,组织架构不够扁平化。同时,还应该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造车,连吴晓波都建议把企业经营权交给 80 后了。 互联网公司还没造出来车,车联网还没真正成熟,一切只能靠想象。目前「 互联网+汽车」 留给我们的似乎只有「 争论」 和「 不成熟」 的字眼,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这种看似跨界的竞争与合作,往往能够给人带来惊喜,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12.8:日立公开自动驾驶试制车

· Dec 08, 2015 333

日立首次公开 自动驾驶试制车 日立最近首次向媒体公开了他们的自动驾驶试制车。这辆车以富士的「 翼豹」 为原型,但自动驾驶系统是日立自主开发的。和大多数自动驾驶测试车类似,它也配备了传感器、摄像头、控制单元等自动驾驶必需装置,以及车间通信、高精度地图等等。车辆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可自主加减速、自动转向等。 日立可不是只卖电视。 恩智浦完成收购飞思卡尔 荷兰芯片制造商恩智浦半导体 (NXP Semiconductor) 昨天宣布,已经完成以 118 亿美元收购飞思卡尔半导体 (Freescale) 的交易。恩智浦半导体称,这笔交易使得公司来自汽车领域的营收比例提高一倍至 40%。同时,恩智浦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电子半导体提供商。 交易完成只是时间问题,后续的影响才是关键。 70 家车企被「 叫停」 工信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的规定,将《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 2 批)》予以公告,70 家车企在特别公示期间不受理《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申报。工信部部长苗圩说,关于「 车企退市」 这项工作,要按照长期工作制度坚持下去。 有的造车团队挤破了头想要生产资质,而那些有生产资质的人却不知道好好珍惜。 Uber 启动首个电动车优惠日 昨天,为了对抗雾霾,优步中国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 13 个城市启动全国首个「 电动车日」。各城市会上线一个「Uber 电动车」 选项,选择电动车出行的乘客,会得到不同程度的优惠。而在司机端,那些新能源车主除了可以优先加入优步平台外,还能优先享受平台提供的福利。 为了雾霾,大家都操碎了心。 马丁飞行背包深圳首飞 由马丁飞行公司推出的光启飞行背包在深圳完成了首次公开载人飞行,这个背包由排量 2.0 升的四缸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可以连续飞行 30 分钟,载重 120 公斤。在经过了大概 8 分钟的预热之后,这个背包带着人飞行了不到五分钟。而后,工作人员又演示了无人飞行。马丁飞行公司的控股公司位于深圳,名叫光启科学。 这个背包在京东上卖 160 万,你和钢铁侠的距离不远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