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用什么对抗造车新势力?荣威的答案是这辆零百 4 秒的纯电 SUV

· Apr 23, 2018 333

在北京车展这个时间节点,各个新造车团队都表现出了很强的「 求生欲」,彼此之间明争暗斗,发布概念车、上市新车、宣布战略合作,种种宣传攻势不一而足。但是在这些新造车团队之外,那些传统车企其实也没闲着,比如上汽荣威。 还记得去年吗?上海车展之前,上汽荣威办了一场「 汽车创行者」 大会,除了讲讲行业趋势已经上汽乘用车对「新四化」的理解,更重要的一个项目是发布 Vision-E「 光之翼」 概念车,号称要对标特斯拉,搭载各种黑科技,并将在 2018 年实现量产。 和新造车团队相比,传统车企的时间观念和履行诺言的实力显然是更强的。于是在今年,「汽车创行者大会」办到了北京,当然,醉温之意其实不在酒,在车——光之翼概念车的量产版本来了,并且还有了一个非常特斯拉的名字,叫 MARVEL X。 这篇文章解决两个问题: 1. 和概念车相比,MARVEL X 有哪些异同? 2. 怎么看待这款产品? 外观:还算认得出来 概念 XXX,量产 XXX(自行填空)。提起概念车和量产车的距离,这是被最常提起的一句话。不过略感「欣慰」的是,MARVEL X 量产版和光之翼概念车之间的造型差异,其实并不是特别大。就像小标题说的,至少认得出来啊。 概念车和量产车都由上汽设计总监邵景峰的团队完成,想必他在这个量产项目里也尽可能的坚持了自己的立场。还记得去年他讲解光之翼概念车外观的时候提到,希望尽可能的把这辆车做到后驱车的姿态和比例,这个要求在量产车上相对来说保留的比较好,整体来说,量产车的动感程度虽然相比概念车弱一些,也没有那么低矮了,但是和 RX5 这样的产品对比,还是能明显感觉出来它的运动取向。  (光之翼概念车)(MARVEL X 量产车)(光之翼概念车)(MARVEL X 量产车)总体来看,量产车设计的并没有很另类,相反,更符合「 大众审美」。用邵景峰的话来说,这款车的设计理念一是「 延续汽车表情」,二是「 营造主流豪华」。 但是和概念车比,MARVEL X 也有很多向工程、成本、法规妥协的地方。 比如,概念车的前脸为了贴合「光之翼」的主题,前格栅做成了整体发光的样子,但是量产车里「 光」 的元素只保留了格栅边缘 U 型灯带和 发光 logo。参考林肯领航员的案例,这个发光 logo 应该只能在静止状态下点亮,这主要是法规影响。另外,电子后视镜和对开门设计都没有活下来,被传统的后视镜和开门设计代替。 概念车所使用的颜色「克莱因蓝」被保留了下来,这是种什么颜色呢?翻译过来就是有时像蓝有时像紫。 这次量产车发布并没有公开内饰,但是在此之前网上已经流传了关于内饰的传说……哦不,是图片:(MARVEL X 内饰谍照)一整块的大屏,斜度感人,实体按键被最大限度的扔掉了。尺寸今天官方表示是 14 英寸,会搭载全新设计的斑马 3.0 版本系统。 再来回顾一下概念车的内饰吧,看完别哭:(光之翼概念车内饰)总的来说, 作为一辆量产车,能把外观还原到这种程度,荣威的设计团队可以说是很有诚意了。当然了,这背后和工程团队以及老板的博弈,估计只有邵景峰自己知道有多难。 性能:国产最速 SUV 在此之前,国产纯电动车里加速最快的是蔚来 ES8,百公里 4.4 秒。但是 MARVEL X 把这个数据提升到了 4 秒的水平。不过需要存疑的是,到底是 4 秒整,还是 4 秒多。这个有待于这辆车公布具体参数的时候再来看了。不过不管怎么说,一辆 4 秒(或者 4 秒多)的电动 SUV,加速性能已经完全过剩了。 怎么做到这个加速的呢? 当初那台光之翼概念车给出的是前后双电机四驱的方案,但是现在流传的一种说法是,MARVEL X 量产车采用的是三电机布局,分别是 85kW+85kW+52kW(均为峰值功率)。其中,85kW 的独立电机,就是 ERX5 上面用的那台。 今天官方公布的最大续航里程是 500 公里,电池供应商没有悬念的是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百公里耗电 14.2kWh,使用直流快充 40 分钟充电 80%。这个数据跟发布概念车时宣传的差不多。不过,荣威并没有说 500 公里的续航是何种工况,按照整车厂惯常的宣传逻辑,或许是等速法的数据。NEDC 工况下,网上也有数据流出,大约是在 350-400 公里的范围。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量产版 MARVEL X 应该会提供多种动力及续航里程版本,类似特斯拉的做法。4 秒加速、500 公里续航应该是顶级性能版的数据,而性能稍差的版本,我们推测可能会搭载双电机方案以及更小的电池组,这样来把整车定价控制在合理范围。「黑科技」:几个「全球第一」去年的光之翼概念车,是以黑科技众多而被人所知的,包括 AR-HUD 全景抬头显示、无线充电、自动驾驶等等。 那么一年过去了,量产车会做到多少分呢? 官方宣称的是五个第一: 1. 全球首款搭载 AR 技术的量产车 2. 全球首款搭载无线充电技术的纯电动量产车 3. 全球首款搭载斑马 3.0 系统的量产车 4. 全球首款搭载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车功能的量产车 5. 搭载全球第一套智能迎宾系统的量产车 我们分别翻译一下。 第 3 点其实没什么可说的,斑马 3.0 刚才提到了。第 … 继续阅读

又一家新造车团队「出牌」了,我们去上海看了看他们的概念车

· Apr 16, 2018

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发过这么一条微博:「 曾经看到过网友留言,说我们还不如 PPT 造车,因为我们连 PPT 都没有。」 确实,这个新造车团队起步并不算早,在蔚来、小鹏、威马等公司都已经拿出量产车甚至开始小批量下线的时候,爱驰在产品层面还没什么动静,直到现在。 4 月 16 日,爱驰汽车在上海长阳创谷的新办公大楼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旗下基于 MAS 平台打造的首款电动 SUV 车型 U5 ION。 (爱驰汽车新办公大楼)U5 ION 是辆什么样的车? 我们先来解决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这辆车究竟什么样?有什么亮点? 首先说明,这次亮相的 U5 ION 车型定位是一辆「 接近量产的概念车」,跟最终的量产版本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一切都有变数。 爱驰汽车首席设计师叫罗冬飞,按照他的说法,这辆车以「 在陆地上的太空舱」 为设计理念。所以,它长成了这样: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个前脸乍一看确实很像蔚来的 ES8,但是冷静下来你会发现,爱驰这辆车的前脸明显比 ES8 更激进。ES8 的设计理念是不希望做成 Model 3 那样的无脸化风格,因此前脸保留了很多燃油车的元素,但是再看爱驰这台车,整个前脸像是被带了个口罩,一眼看上去就是个电动车,并且还是个怪蜀黍。 而且灯组就比较怪,日间行车灯的灯带特别长,负责照明的灯组就是几个竖直的矩形 LED 灯,尾灯是现在流行的贯穿式设计。侧面取消了传统后视镜,取而代之的是摄像头,作为一辆概念车,这属于常规操作,量产的时候能否保留不好说。 再说内饰。这款车还处于「 概念车」 阶段,现场不开车门,所以内饰看的并不是很清楚。按照设计师的说法,内饰方面的核心是给用户提供更大的空间。 简单描述一下就是,中控台布局,尤其是屏幕布局,有点儿类似宝马 i3。全液晶仪表和中控屏都是突出式设计,并且没有采用特斯拉式竖向大屏,横屏的尺寸也比较克制,是 10.25 英寸,但是在所谓中央扶手区的位置,还设计了一块屏幕,和上面的屏幕搭配起来,又有点儿现在流行的 A8、星脉的双屏感觉。 另外,座椅和方向盘都非常「概念车」。总体来说,相比于外观,量产车的内饰变数会更大。 再来说内在。 这辆车是基于上钢下铝(车身采用高强度的钢质材料,底盘采用了铝质材料)的 MAS 平台研发的产品。 将来量产的时候,电池组容量会在 53kWh—63kWh 之间,续航里程会在 320 公里左右 。这里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点,U5 ION 这辆车采用的是前置电机的布局,电池组平铺在底盘及车尾,而很多基于纯电动平台做的新车,多数都是后驱布局。 另外,在后部预留了额外的电池位,厂商会给有需求的客户提供「续航包」,最大可以增加 20kWh 的电池容量,续航里程会增加 100km 以上。客户可以自己更换电池包,也可以去任何有更换电池包服务的门店更换。 对于这个额外电池组,其实给了爱驰很大的商业模式创新余地。但是在技术层面,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这辆车还有不少「黑科技」,比如开门时,座椅会自动倾斜,方便人们上车;车内没人时会自动开启紫外消毒模式;车门还配备了「 生物识别」 技术,通过掌脉识别可以判断是否是车主等等。目前还不清楚这些黑科技是够会在量产车上出现。 另外,这辆车将搭载 L2 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按照官方说法,它的量产版计划在 2019 年正式上市。 总结:外观还算可以,续航里程也比较「主流」,人机交互未知,L2 级别自动驾驶不算是亮点,价格区间未知。 对于目前这个续航里程,爱驰的 CTO 王东晨的看法是,大部分人没有太高的续航里程要求,U5 ION 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日常需求,至于自动驾驶功能,爱驰汽车只想做的踏实一点,不想太激进。 四大关键点快速了解爱驰 相比那些已经拿出产品的新造车团队,爱驰确实太低调了。当然,这也让他们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去打造自己的形象——务实、不激进。(爱驰汽车 CEO 谷峰)在爱驰汽车的创始人兼 CEO 谷峰看来,「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爱驰不会和其他公司做比较,也不想被捆绑,而是会根据造车的需求来寻找融资、寻找合作伙伴。」 总裁付强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 有投资方说我们的工作『 度日如年』。还真是这样,我们把每天当作一年来用,才有了爱驰速度,所以才没有很多时间来跟外界汇报沟通,被大家认为很低调。」 在产品之外,这家公司还有如下一些信息: 1. 布局了 MAS 平台和 GES 平台两条产品线(MAS 平台)目前,爱驰汽车有两条核心产品线,目标明确。MAS 平台可以支持 SUV、MPV 在内的 15 款车型,主要面向大众,GES 平台针对的是超跑车型,主要面对的是有跑车需求的客户。 2. 建立上饶工厂,为量产做准备 去年 3 月投资 133 亿动工的上饶工厂,目前已经完成了冲压、焊装车间的封顶,现在己经进入了安装设备阶段。工厂规划总产能 30 万辆。 3. 建立上海嘉定技术中心,掌握核心技术 4 月 13 日,爱驰汽车宣布上海嘉定技术中心正式启用。该技术中心投资超过 3 亿,占地面积 30000 多平米,对各个系统和整车都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测试。 4. 完成 3 轮共超过百亿元融资 爱驰汽车成立 1 年半以来,经过了 3 轮融资,虽然爱驰汽车并没有公布准确的融资金额,但官方表示公司现在的估值已经超过了百亿元。 他们的 … 继续阅读

比想象中提前?特斯拉 Model Y 或许将在 2019 年底投入量产

· Apr 12, 2018 333

特斯拉 Model 3 的产能问题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这不只关系到 Model 3 的交付,还会带来连锁反应:Model 3 的产能稳定不下来,那么其他车型 Model Y、特斯拉 Semi 的量产日期就提不上日程。 最近,Model 3 VIN(车辆识别码)的数量又更新了,参考注册的 VIN 来看,特斯拉发布 Q1 交付报告之后的一周,产能可能仍然没有明显的提升。 虽然 Model 3 的产能问题还没有解决,但又传出了特斯拉要在 2019 年 11 月份量产 Model Y 的消息。根据是,Elon Musk 正在对供应商进行初步招标。 对供应商初步招标是汽车量产的基本早期步骤。一般情况下,在量产开始的前几年,汽车制造商会进行招标,然而特斯拉初步招标距离量产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之前,特斯拉表示 Model Y 将在独立的平台上生产,不过最近又改变了计划,改为与 Model 3 共享同一平台生产,可能也是为了尽快上市和减少成本考虑,所以一年半的时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与其他招标不同,供应商从特斯拉得到的消息少之又少,特斯拉只表示 Model Y 会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量产,至于生产时间框架以及车型的具体信息等都没有透露,特斯拉也拒绝回应此事。 弗里蒙特工厂的年产能约为 50 万辆,现在正在生产 Model S、Model X 和 Model 3,如果特斯拉 Model Y 也在弗里蒙特工厂生产,那很有可能要扩大工厂产能或者另外投资建厂。 另外,特斯拉已经发布了关于 Model Y 项目的相关招聘信息,或许我们不久就能看到这款车型的具体信息和量产时间表了。 一向激进的特斯拉已经吃了不少苦头,比如 Model 3 产能问题和 Autopilot 的安全问题等。不过,看样子 Elon Musk 好像依旧打算坚持自己的想法,但不管怎么样,创业路上,可不能只有梦和远方啊。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美梦成真:《GT 赛车》游戏概念车奥迪 e-tron VGT 来到现实了

· Apr 12, 2018 333

如果你喜欢赛车,那我一定会给你推荐这样一款游戏——《GT 赛车》。 这款游戏的合作方有法拉利、兰博基尼、奔驰、宝马、奥迪等汽车制造商,还有 HKS、KW 等汽车零配件制造商,并且通过了 WRC、勒芒等著名汽车赛事的授权,实力很强。 50 多条赛道,1000 多款车型,每款车型的外观和性能都是根据真车采集数据制作,也有厂家为游戏推出的酷炫的概念车。我看了下某宝这款游戏售价不到 200 元。 当然,有的车型需要另付费。比如奥迪在《GT 赛车》15 周年之际,特别推出的纪念版概念车型 e-tron VGT。在游戏里,这辆车的售价为 100 万游戏点券(人民币约 78 元),是一辆拥有 817 马力的电动赛车。 最近,奥迪宣布:在过去的 11 个月里,奥迪生产中心的工程师们利用 e-tron 电动动力总成技术开发生产了一款现实中的 e-tron VGT 电动赛车。 奥迪表示,这款赛车采用了三台电机,其中两台驱动后轴,一台驱动前轴,每台功率为 200kW;整车重量只有 1450kg;百公里加速只需要不到 2.5 秒的时间。 这辆电动赛车将在 4 月 14 号的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罗马站首次亮相,不过很遗憾的是这辆车并不会参加比赛,而是作为「 出租车」 出现在赛车场上,奥迪的一些客户可以乘坐这辆车。 关于为什么要把 e-tron VGT 概念车带入现实,奥迪技术发展委员会成员 Peter Mertens 表示:电动交通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想借助奥迪 e-tron VGT 电动赛车出租车,来收集客户们的切身体验,来发展我们的电动汽车事业。 不过,这辆电动赛车以后究竟会用来做什么,奥迪并没有给出答案。不过,单单是游戏中的概念车带入现实这个噱头,就足够吸引人了。 另外,奥迪即将推出的 e-tron quattro SUV 也搭载了三台电机,配备了 95kWh 的电池组,将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量产,预计售价 8 万欧元(约 99000 美元)。奥迪 e-tron Sportback 也将在 2019 年亮相。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想当中间商,还想做自动驾驶领域的「乐高」?供应商伟世通是怎么想的?

· Apr 11, 2018 333

在今年的 CES 车展上,供应商伟世通除了像以往一样展示了汽车座舱电子产品之外,还展示了新产品——自动驾驶技术平台 DriveCore,并且,这个产品在这个月的北京车展上也会展出。在伟世通看来,DriveCore 之于自动驾驶,就像是乐高一样的存在,那么到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最近我们和伟世通的人聊了聊,试图解释这个问题。 伟世通的市场总监蔡莉莉跟我们再三强调:现在,伟世通的定位是一家科技公司。最初我们熟悉的伟世通是一家一级供应商,专门做汽车座舱电子产品,2012 年初,伟世通开始向科技公司转型,2017 年初,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平台。(Phoenix 智能车载信息娱乐平台)(智能座舱电子整合方案 SmartCore)DriveCore 自动驾驶平台的研发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是基于之前研发 Phoenix 和 SmartCore 的经验。简单来说,Phoenix 是一款高端信息娱乐系统平台,SmartCore 是一个智能座舱电子整合方案,将智能座舱内的多个 ECU(电子控制单元)集成到一个控制器上,可以让不同的操作系统在同一个内核上并行。实际上,前一阵奔驰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首发的全系一代 A 级所搭载的 MBUX 人机交互系统,就是基于 SmartCore 打造的。 当然,SmartCore 只是题外话,下面我们重点聊的还是 DriveCore。 为什么会做 DriveCore? 伟世通的首席架构师王凯强调,不管是在商业上,还是在解决方案上,DriveCore 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这一点在最初开发 DrvieCore 的愿景上也能体现。 在商业关系上,主机厂和互联网公司都需要一个「中间人」来帮助两者整合资源;在解决方案上,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伟世通希望提供一个平台让任何一个研发人员都可以在上面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让主机厂的选择机会更多。 另外,伟世通还想把汽车迭代周期缩短到两年内。对于自动驾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想要保证这一点,就要使用大量的硬件软件不断的进行测试,伟世通的平台想通过数据建模帮助研发人员保证产品的安全性,缩短研发周期,加快自动驾驶产品的落地。 DriveCore 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跟 SmartCore 一样,DriveCore 也是一个多域控制器,再加上 Phoenix 的研发经验,可以提供整套开发环境,是一个包含软件、硬件的完整的技术平台。 DriveCore 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Drivecore Compute、Drivecore Runtime 和 Drivecore Studio。 Drivecore Compute 是平台的核心部分,是模块化可扩展的硬件计算平台,王凯把它叫作「 乐高」。 伟世通在硬件的设计上,主要有两个类型的板块,一个叫做基础板块,作为一个承接单元,提供了供电和各种高速交互,同时提供给不同传感器接入的带宽,这样主机厂就可以把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都引入进来;另一类是根据自动驾驶需求分成的有不同能力的子卡,主要负责矩阵计算能力、CPU 处理能力和传感器接入带宽。 「 乐高」 的意思就是,伟世通可以提供选配,最少最基础的配置是一个主板加一个子卡,最多的是一个主板罗列八个子卡,罗列的板块越多处理能力越强,就可以面向更高的应用。除了主板和子卡这些模块,伟世通还提供扩展模块,比如可以接入更多以太网等功能。 现在市面上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都依赖于特定的中央处理单元,主机厂基本没有选择机会。与此不同的是,伟世通的硬件计算平台可以支持多种处理器,目前已经支持的处理器包括英伟达、恩智浦和高通等处理器,主机厂可以自由搭配。 Drivecore Runtime 是车载中间件,提供了安全框架,实现了应用与算法之间的实时通信。Drivecore Runtime 在支持传感器融合的同时,还支持传感器抽象。简单的说,伟世通在硬件部分都会做成标准件,所有的东西都是标准尺寸,接口连接都在固定的位置,所以不管底层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如何更新换代,只要将中间件升级更新,应用软件就几乎不需要任何的修改。 Drivecore Studio 是提供给开发人员的基于 PC 的软件开发工具。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伟世通免费下载 Drivecore Studio,然后在没有任何硬件、传感器甚至车辆的情况下,通过这个平台免费做自动驾驶开发。研发出来的产品可以放在伟世通的「App Store」 中,通过评估的产品会展示给主机厂,主机厂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产品使用。选择好的解决方案会被放到车上实测,实测之后的数据汇总会返回给伟世通的数据库,完成一次闭环循环。 这个开发流程颠覆了主机厂以往的工作模式,伟世通表示,如果使用 DriveCore,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就可以完成整个技术开发流程,缩短了自动驾驶产品的落地时间。 DriveCore 会对汽车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主机厂掌握着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内燃机技术,所以一直汽车处产业链的「 领导」 地位。形象一点来说,这个产业链是树形结构,一级供应商在最高端,然后是二级、三级供应商。 但是最近几年,汽车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随着电动化的到来,主机厂不再掌握核心技术了。相反,许多互联网公司掌握着电动化、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整个产业链从树形结构变成了圆桌结构。这时,就非常需要一个「技术中间人」的角色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是伟世通做 DriveCore 的想法。 王凯认为,主机厂正在慢慢失去控制力,担心互联网公司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比起直接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主机厂更愿意与合作了多年的「 中介」 合作,比如伟世通这样的公司,毕竟这样的「中间人」比新兴的互联网公司有更多实践经验。而作为互联网公司来说,他们实践经验较少,不能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是否能真正量产等问题,通过伟世通可以保证技术的安全性,一个「 中介」 缓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另外,很多初创公司想要把自家产品卖出去,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宣传。DriveCore 的低门槛,可以帮助这些初创公司零成本做广告,伟世通会把好的技术展示给主机厂看,也推动了初创公司的发展。 伟世通最初是专门为福特公司的提供产品的,从福特分离出来之后,伟世通经历了不少的挫折和挑战,现在,作为一家科技公司,伟世通能有一个整合自动驾驶资源的想法,并开发出 DriveCore 自动驾驶技术平台,确实很不容易。不过,这个产品究竟能不能占据自动驾驶时代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位置,可能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何小鹏:现在的汽车行业变革,正如 2010 年的智能手机时代

· Apr 09, 2018 333

3 月 9 号,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出席了 2018 年博鳌亚洲论坛「 未来的交通」 分论坛,聊了聊自己对「 未来的交通」 的看法。 博鳌亚洲论坛是由 25 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发起的非官方、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在 2001 年成立,今年的主题是「 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交通分论坛邀请了新创企业的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等人。(图片来自新华网)小鹏汽车大家应该并不陌生,我们之前的文章经常提到这个互联网造车公司。2018 年以来,小鹏汽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先是在年初的 CES 上发布了量产版电动车 G3,紧接着又启动了新一轮的融资,在几天前还拿到了新造车团队的首张正式号牌。 何小鹏是互联网出身,从阿里巴巴离职后,出任小鹏汽车董事长,看待「 未来交通」 的方式也有着不同的「 互联网逻辑」。 未来的交通的关键是什么? 何小鹏的观点是:未来围绕汽车、铁路、太空等交通领域的创业、技术、政策都会围绕人们的出行半径提高展开。 出行半径,简单来说是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距离,提高出行半径可以扩大人们的目的地范围,不过这对车辆也有了更多要求,续航里程、充电桩等问题会被更加重视起来。 未来交通会发生什么变化? 何小鹏认为未来交通的变化可以参考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变化。新的事物会取代原有事物,出现新的应用模式。现在汽车的转变时期好比 2010 年智能手机的转化时期。现在,汽车公司要做的是把制造汽车和使用汽车组织起来,让汽车公司从销售公司走向运营公司。 如何实现理想中的未来交通? 何小鹏认为有两点很重要:用户需求和产品品质。 最核心的问题是用户需求,当时代发生变化时,用户的需求也会随之变化,何小鹏认为中国在做集成性的研发、应用、制造时,很少有人从底层课题开始考虑。小鹏汽车要做的是建立全新的数据模型,比如为自动驾驶汽车重新设计电子电器、或者整个计算系统的底层设计等。从底层科研角度入手才可能做出中国式差异化。这真的可以说是一个大工程了… 另一个很重要的点是产品品质问题,品质关乎安全,是一家造车企业的基础。 地缘政治因素会影响到未来交通吗? 对于这一点,何小鹏觉得是必然的。从互联网的发展逻辑来看,现在的地缘政治等战争都是局部的,在未来的十几年内,一定会形成跟中国互联网类似的模式,会有新的战争出现。 原因在于,在未来,汽车行业的数据安全政策必须有严格的管控。比如,现在的一台智能汽车有 12 个摄像头,中国有数亿台车在马路上行驶时,数据安全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安全政策来管控,也会出现更多的运营商。当汽车真的成为有判断能力的机器时,会出现更多的政府管控、企业管控、本地管控的安全管控体系,一定会出现新的纷争,何小鹏认为这个纷争很可能会重现过去十年内中国 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管控的趋势。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迅速崛起,互联网出身的何小鹏的这次发言,应该也给这些新创公司提了个醒,在面对未来的交通问题上,到底该拿出怎样的对策。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带你看看 Jeep 大指挥官的「出生地」

· Mar 30, 2018 333

在中大型 SUV 市场中,先来者享受着市场先入的红利,后来者的竞争压力自然不小。3 月 28 日,全球第一辆全新 Jeep 大指挥官量产车从长沙菲亚特克莱斯勒世界级工厂下线,看来是要跟「 前辈」 汉兰达、锐界竞争一下了。 车型大家一定已经有所了解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说起,从工厂的冲压、焊装、总装来看这辆车到底怎么样。 冲压车间里,有 5 台舒勒高速自动伺服压机,主要负责对钣金材料进行冲孔、落料、弯曲、拉伸等工序的加工。简单来说就是上下各有一个模具,把铁皮用模具压制成一定的形状。冲压生产出来的主要是翼子板、侧围、四门两盖等,只是一些表面可见的零件,想要得到白车身,就需要下一步——焊装。 在焊装车间里,我们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机械臂,495 个焊接柯马机器人负责把冲压得到的零件和加强件焊接到一起,焊装的强度主要靠的是加强件的数量、质量和焊点的数量、质量,这一步对车身的坚固安全非常的重要。在冲压和焊装这两个车间,工作人员要做的就是取放零件、进行简单的调整等。 焊装好了的白车身会来到涂装车间,44 台德国杜尔机器人会进行涂层烘烤工艺加工。 最后的总装车间采用了德国杜尔 CPM 的全自动、柔性化合车线体,负责将零件安装到车身上,比如座椅、仪表、发动机等等,并且设置了十二道检测质量门,对最后的总装成品进行验收、包括四轮定位、跑道路试的考核等等,这一环节确认了车辆功能是否良好,也是保证汽车最后的质量很重要的一环。 第一次参观工厂,觉得造车是一件很难很复杂的事情。要保证最基础的车辆安全,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造车的每一环节都要做到精密严谨,不能存在一点误差。在这个基础上,想要增加外观和内饰的工艺,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了。 针对大指挥官的生产线和生产细节,我专门采访了工厂的负责人。 Q:「 广汽菲克工厂还生产过哪些车型?」 A:「 菲翔、致悦、自由光。」 Q:「 你觉得大指挥官在生产过程表现如何?」 A:「 相比前三款车型,大指挥官对我们来说主要是装配性好,装配容易,相对应出问题的情况就会少很多。因为大指挥官的设计和零件配合的更成熟,操作起来更方便,虽然零件是三款车型里最多的,但是装配起来很容易。之前的车型有点零件配合不好,不容易装配到位,装好之后还需要调整,大指挥官在这方面表现好很多。」 Q:「 工厂每次生产的车型都不一样,生产流程、管理、生产线方面会有怎样的变化?」 A:「 生产流程和管理方面没有什么变化。我们是混线生产,不是一个车型做完之后再做另一个,是混在一起生产。目前,菲翔、致悦、自由光和大指挥官都在生产线上,这对生产工艺要求很高。生产线的变化主要是新设备导入,比如生产大指挥官就加了不少电动工具。」 Q:「 广汽菲克工厂的产能有多少?」 A:「 工厂产能最大的时候,单班有 600 辆,之前我们说的年产能 14 万辆,实际上这个数字可以更高。」 Q:「 车辆在上市前做了足够多的测试吗?」 A:「 车辆检测流程都是固定的,工厂里是百分百会检测的,去年国庆节前后大指挥官进入试制阶段,到现在送去检测的车辆有 470 辆左右,比以往车型数量都多。更多的测试是交给检测线厂商。」   在动力方面,广汽菲克表示大指挥官采用了 2.0T+9AT 组成的动力系统,装配了 2.0T GME T4 发动机和有 4 个档位的 ZF 9 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目前,这款车已经开始预售,下个季度会公布售价。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领克 01 将于 2019 年在沃尔沃根特工厂投产,计划 2020 上半年在欧洲上市

· Mar 27, 2018 333

3 月 26 日,领克汽车宣布领克 01 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将于 2019 年在比利时沃尔沃根特工厂投产,并于 2020 年上半年正式在欧洲上市。 比利时根特工厂始建于 1965 年,是沃尔沃汽车在瑞典以外规模最大的汽车总装厂,可以说历史比较悠久了。工厂占地面积 49.4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6.4 万平方米,工厂产量占沃尔沃汽车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在 2010 年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后,根特工厂的产量逐年提升并且成为吉利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部分。 目前,根特工厂主要生产的车型有沃尔沃 V40、V40 Cross Country、S60,而领克 01 将与同样基于 CMA 基础模块架构打造的沃尔沃 XC40 共线生产。 沃尔沃汽车总裁兼 CEO Hakan Samuelsson 表示:领克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合作生产,可以帮助根特工厂节约生产成本、促进就业、并扩大生产量、双方共同采用的 CMA 基础模块架构能产生更高的规模效益。 同时,领克还正式公布了「 欧洲战略」: 2019 年,领克 01 PHEV 将在比利时根特工厂投产,并将于 2020 年上半年正式在欧洲上市。 领克在欧洲市场将采用线上销售为主、同时开设线下门店的运营方式。第一家欧洲线下门店将于 2019 年在阿姆斯特丹开业。 领克还将在巴塞罗那、柏林、布鲁塞尔、伦敦等地开设更多线下实体店,并逐步向欧洲其他主要城市进行推广。 同时,领克还将针对暂没有实体店开设计划的欧洲城市推出快闪概念店,准备辐射欧洲大陆 95%的人口。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侨福芳草地体验中心重新开业,会给特斯拉带来好运吗

· Mar 27, 2018 333

3 月 26 号傍晚七点,北京侨福芳草地的负二楼热闹非凡,因为不一会儿,在这里,特斯拉要举办体验中心的开业典礼。 与其说是开业典礼,倒不如说是迁址典礼。2013 年,特斯拉正式进军中国,并在侨福芳草地一楼建立了国内第一家体验中心。时隔五年,这家体验中心更换新颜,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向大家再次开放,颇有特斯拉进军中国纪念日的意义。 走下二楼没几步就看见了巨大的「TELSA」 招牌,门口的展台上停着一辆白色的 Model X 供大家体验,周围还摆放了几辆红色的儿童版特斯拉 Model S,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看来特斯拉是想从小培养忠实粉丝。 因为是开业典礼,店内人满为患,我在店内转了一圈,整个体验店占地面积将近 500 平方米,一共有两层,一楼是展示区,二楼是会谈区。店内有一辆 Model S 和一辆 Model X 供大家体验,除此之外,还展出了特斯拉持续能源生态系统的太阳能屋顶和 Powerwall 储能系统。(Model S)(Powerwall)(特斯拉设计)整场典礼下来,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就是特斯拉展台上 Model X 的彩蛋环节。了解特斯拉的人大概都知道,Elon Musk 很喜欢在车里藏一些彩蛋。比如进入「 关于」 界面,然后按住中控大屏上的型号标志 10 秒,就会弹出来一张特斯拉工作人员的合照;在自动驾驶功能下,拨动巡航控制杆 4 遍,屏幕上就会出现彩虹颜色的道路;或者你觉得马力不够,可以开启狂暴模式,每次系统升级都会带来惊喜。(特斯拉的两位车主)当然除了彩蛋环节,特斯拉还邀请了两位车主来到了现场。其中一位在讲话中提到,他是 Elon Musk 的狂热粉丝,希望他能把更多的特斯拉汽车发射到太空上,字里行间都是对 Musk 的崇拜。不可否认的是,Elon Musk 确实拥有这一大批忠实的粉丝,这些粉丝大部分都成为了特斯拉的车主,并且都在为特斯拉「 做免费广告」,「 忽悠」 更多的人买特斯拉。 特斯拉一路走来,从一家汽车公司,变成一家生态能源公司;从第一款车型 Roadster 到 Model S、Model X、正在量产的 Model 3 以及 Semi Truck;从汽车领域到推出生态能源领域产品 Powerwall、Powerpack、Sola Roof,这一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里面展望了大家 2018 年对特斯拉的期待,现在三个月过去了,特斯拉似乎并没有什么进展。最近的新闻还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致死事故,这让特斯拉的 Autopilot 功能再次陷入了危机。 现在,中美贸易战打响,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这次的开业庆典会给特斯拉带来好运吗?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