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下】关于车内人机交互设计的那些事儿(第九弹)——完结篇

· Oct 07, 2014

上一期的 HMI 系列文章,我们谈到了人机交互里和文本、颜色有关的问题,这期,会对整个 HMI 系列做一个总结,包括 USTWO 团队在设计 HMI 时的经验和方法。

分类

颜色、语义拟真进而就是另外的一种增强信息的方式——分类。

信息的选择和约束的一个例子:屏幕可以通过相似性避免着重和融入过多环境信息。

这就是格式塔学说(Gestalt psychology)支持的:我们的感知有能力把图像作为整体来理解,特别是关于视觉认知的东西以及包含在其中的部分。

一个风扇的图标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是制冷或加热。那如果上面还有度量 71º 那又意味着什么呢?是车内还是车外的温度呢?把这两者放在一起你就会立刻明白 71º是所要求的车内温度。这两者信息的结合才能完整的表达一个意思。

HMI_5-image-7

2015 款 Audi TT 的 HMI 使用了这一原则,在鸟巢型的空调扇上显示了这一信息:

HMI_5-image-8

显示信息最好是能简洁地分组。每一方面的功能都有其设计的屏幕,都有自己的信息组合和颜色的方案。我们有音乐播放屏幕、行车信息屏幕、导航屏幕等等,信息经过分组后,驾驶员就能一次消化一种信息,专注一种功能,就能更快地理解屏幕上不同的信息元素。

对于屏幕,我们同样也会像对待 HMI 的硬件和有形元素一样考虑位置。屏幕位置对于功能和视觉、人体工程方面都有很大作用。

用户测试

(下文的「我们」指代 USTWO 工作室。——译注)

我们始终用高标准要求自己所传达的东西,不仅仅是为汽车厂商这样的客户,而更多的是关注到用户(驾驶员)。

我们构建的系统十分复杂,但是定义了新的独特的交互方式,这是以往人们没有体验过的。

为了保证结果,我们的工作都经过用户测试,而工作进程也经过了用户测试并且较快地把获得的反馈用于后续的设计周期中。

结合 HMI 所涉及的 UI、UX 以及其他物理原则和车内相关设计,我们衍生出了「 3ft experience 」的说法(类似于电视的 『10ft experience』),我们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用户测试,进而帮助我们测试信息的易读性以及互动的实用性。

如果用户能够理解汽车里座位所传达的信息,大致和 UI 之间  3 英尺(1 英尺= 0.3 米)的距离,那么这种规模和对比就足够了,这就是易读的(AA 标准、PPP 标准)。通过不断的试错,我们得到结论,「微 – 停留」时间里面一个人能理解和消化的信息规模和量都较小,每组展示 3 条信息比较合适。(一个主要的,两个次要的)。上述结论在不同场景下可能有变化。

我们总是把主要信息放在屏幕上的一个相同地点以方便驾驶员找到,次要的信息则在主要信息周边。在之前讨论的肌肉记忆、易学性、位置原则的作用下,这样的主次信息放置会有很大作用。人们能够很快的注意到屏幕上相同区域的内容,所以我们就会把不同情况下对于驾驶员更有用的信息放在这样一个相同的区域。

对于触屏,我们同样也关注上面说到的「屏幕固定区域固定功能或者信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 Matthaeos Krenn 的最新汽车 UI 概念 。这一概念仍然用类似于「盲人交互」的方法(类似于手势输入、有示能性的互动)——视觉参考提供的精度不可知。和物理手势一样,它还有需要学习的地方,例如滑动解锁手机。新的交互正在成为第二本性。

互动应该支持「微 – 停留」方式,通过颜色、对比、亮度、规模、示能性等。「停留时间」是我们在设计、做原型、测试时候很重要的数据特征。

我们的项目进展逐步深入,测试从笔记本电脑到 1:1 比例的汽车驾驶舱,周期从一周缩短到两天。截止项目结束,我们测试了超过 30 个高真实度的样本,这些问题由复杂难懂变得逐渐明朗起来。

我们的实验平台

ustwo 用先前制定的方法建造了这一项目的实验平台。

平台用来提出一些关于 HMI 设计新范例的问题和想法,考虑假设/设计标书,引申出客户提出的多重对话。

我们如何转变思想: 把汽车单纯的从人类自身的工具和功能延伸转变到视汽车为有感知和反应的存在物(能够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和做出反应)。

因为目前的 HMI 研究和发展,这一概念将会很有作为,能够迅速成为实际应用的技术(诸如即时通讯、智能家居温控装置 Nest)。

在建立这个设计表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参考以下:

1. 车内计算机「视觉」能够捕捉生理和手势数据。

2. 汽车能够根据感受到的环境数据提供有意义的试听反馈。

3. 关于屏幕上数据形象化引导的交互和视觉设计的新的原则

4. 通过一系列从低到高的逼真度的原型来进行定性的用户测试,反复测试使得体验有效和人性化。

通常,你能确定顾客在产品定产之前所需的支付。不过此项目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使得预估成本变得不是那么实际。

为了去风险化,设计和工程团队联合在一起可以快速估计哪些是可以达到的。在数周到月的过程中,我们能不断将许多的想法变成功能化的原型。

这些原型虽然很基础,能让我们给顾客呈现一系列我们想传达的可能的选择方案。然后我们会根据这些方案,选择最有前景的原型转化成丰富且富有情感的车内体验。

未来的车内人机互动

为了能理解未来的车内软件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先看看以前的。

过去,科技从家里走进办公室然后再进入汽车(数码收音机、触屏、移动网络);现在,科技产品如 Microsoft Kinect、Leap Motion、Myo 能够使得计算机很好的了解用户。

汽车设计的未来,传感器因为 AI 技术的快速进步能够根本上改变 HMI 模式。以后的家庭、办公室、汽车都能够理解人们的思想并且做出适应,这是现在的计算机还不能做到的。

现在的消费传感器培育了丰富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可以使得这些传感器能够适应快速的原型设计。然而,它们不是为汽车驾驶舱的挑战性的环境而设计的,在那种环境里面,传感器会变得不太可靠且易于出错。

总结

对于汽车 HMI 的未来,我们感到特别振奋。

一直以来汽车一般都是作为人力的延伸工具,现在我们进入一个激动的时代,智能化的东西都加入到汽车里面,开启了汽车行业的新纪元。

能够畅通、无限制的接近信息,数字时代把「购买优先」和效率带给汽车,我们觉得不应该忘掉最主要的体验的质量——驾驶的本质、乘客以及行人的安全,最重要的是旅行的乐趣以及和汽车融为一体的感觉。

科技的「延伸」同样能带来「截肢效应」,比如电话延伸了人们的语音,但是同样「截掉」了常规对话中的艺术感。

设计 HMI 时候,我们应该要保证不要「截掉」那些汽车体验里最基本的东西。汽车生产厂商需要采取行动,以便能够站在科技迅速革新的时代前列,并且满足用户的体验预期,把 HMI 设计融入到传统制造的周期中。

由苹果和谷歌开发的车机手机互联方案给外接设备提供了可能性,不过它并不算是一个长期方案。所以,这就给了汽车生产商一个机会:他们可以去创造未来属于自己的新型交互模式。对这些交互案例进行调研可以回答下面这个更大的问题—— 以后的 HMI 是否会完全没有视觉,转而选择听觉和触觉的反馈以及声音和手势输入?

除了理解科技,另一个和汽车互动的特别重要的因素是 「 trust 」。

设计会让人产生信任感,这是一个特别有趣的问题,和技术层面的问题完全不同。

在智能时代,驾驶员需要克服更多的信任障碍,比如自动驾驶。如何把 HMI 的设计和这些变革联系起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到此,我们的 HMI 系列文章就全部结束了。GeekCar 会在晚些时候对整个系列做出一个系统的梳理,请继续关注)

5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