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个马甲,不变的还是那个 Uber

· Feb 03, 2016

今天早上起来,当无数中国老百姓像往常一样,拿起自己的手机,漫无目的地滑动屏幕时,他们会惊讶的发现自己的手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安装上了中国建设银行的手机银行客户端。不过定睛一看,这个 App 怎么好像又不是建设银行的 Logo?哦,原来是交通银行的客户端,难道是银行系统出错了给我转来了一大笔钱?

30AA.tmp

别胡思乱想了,这个 App 并不属于国有银行,而是属于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 Uber,在中国,你应该叫他优步。他们换了新的 App 图标、字体。

为什么换 logo?

以 Uber 在全球的影响力,换 logo 这种级别的变化一定会引起无数人的遐想。为什么 Uber 要把原来黑色的徽章 logo 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打开 Uber 官方网站的新闻中心,你会看到他们自己给出的长篇 官方解释 ,其中会有文字和视频具体的告诉你新 logo 中字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图案设计引用了哪些元素等等,信息量之大绝对超乎你的想象。总结下来,Uber 新 logo 的主要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字体的变化:「UBER」这几个字母变得更加圆润紧凑了,按照 CEO Travis Kalanick 的说法这就像是将「90 年代的陈旧发型直接剪掉」一般。Uber 字体

2. 乘客端 App 与司机端 App 的全新图标:新 logo 的设计灵感来自于「Bit(比特)」和「原子」,分别代表着「数字时代」与「现实世界」。

317F.tmp

3. App 开屏背景图:Uber 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与元素设计了不同的图案与颜色,这就使得每个能够使用 Uber 的国家都会有一个专属的开屏背景图。

Golduber-new-logo-app-icon-780x400

按照 Uber 的说法,这一系列新的视觉效果是为了体现 Uber 公司核心形象以及理念的变化。在创立早期,Uber 的目标是成为「您的专属司机」,而今天 Uber 已经开始提供一键食品快送、包裹速递等与出行相关的业务了。Uber 虽然是一家技术导向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其提供的产品都是服务于现实世界中散落各地的城市与用户,「Bit」与「原子」体现出的就是用数字技术服务现实世界的理念。另一方面,Uber 以前的黑白 logo 与字体形状给人一种高冷的感觉,而新的彩色图标与圆润字体则可以带给人们更加人性化以及更加成熟的感觉。

Uber 换 logo 的含义用户能 Get 到吗?

如果你看到这里和我一样感觉无比聒噪的话,那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也是一致的:不太行。

当我看到这个新 Logo 以及 Uber 的解释时,我的感觉就像是带着妹子去一个高端西餐厅装 13 但却发现餐厅菜单居然是用的华文行楷字体和光绪年间的装订一样,就算服务生解释说这些菜用的都是希腊橄榄油,法式红酒醋,那我感觉也是在吃老北京炸酱面啊!!!完全不符合一个高端西餐厅应该有的逼格啊!!!1=2.pic_hd

当然,这种比喻有点极端了。对于任何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在做产品定位以及品牌营销时都会面对一个「标准化」和「本土化」的问题,他们这次的改变就特意考虑到了本地化的元素。不过,如果 Uber 自己不说,我们恐怕很难通过一个图标以及一个开屏画面,感受到这背后的种种深意。再说,「比特」、「原子」,恐怕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想明白的事。

而且不能否认的是,很多人因为 Uber 来自国外、有逼格而选择使用它,放下原来「高冷」的形象,这些人还爱吗?

对 Uber 的期待

或许 Uber 这次换 logo 真的是为了向用户们传递这么个信息:公司的发展方向会更加贴近你们的需求。但是以我对 Uber 的期待,我希望的是,除了这些视觉形象上的东西,在产品功能上有更多本土化的设计、优化,而不是在朋友圈里晒条信息说:「因为有了你们,所以我的头像从黑白变成了彩色」。在一个更好的视觉形象之外,产品本身好用与否、价格便宜与否,其实才是保持用户粘性以及吸引新用户的核心。

滴滴打车变成了滴滴出行,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野心,而 Uber 换视觉形象,也是想有一个新的起点,不过他们的方式和滴滴相比,明显「含蓄」了很多。但是,不管 Uber 的视觉形象怎么变,用比特技术改变原子世界,这一点其实是不会变的。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极市   (微信号:geeket)。
网站文章微信推广-21

4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