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末日要来了?德尔福科技说:「不可能」

· Jan 19, 2018 333

昨天,我们写了一篇名为《在赌城叫一辆自动驾驶的 Lyft 网约车,是什么体验?》的文章,文中提到的安波福(Aptiv)正是从德尔福分拆出来的公司之一。而当初从德尔福分拆出来的另一家公司「 德尔福科技」,其实也参加了这次 CES,只不过没有像安波福这样频上头条。 安波福专注的是「 为未来移动出行方式开发技术及解决方案」,具体来说就是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定位是「 汽车行业中的科技公司」,是各大媒体追捧的热点。相比之下,德尔福科技就显得传统了很多,它继承了原公司的动力推进技术及解决方案,包括内燃机控制系统、电气化系统、以及软件及控制系统等。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德尔福科技的技术就显得「 晦涩」 了许多。 一个面向未来,一个着眼现在。昨天我们已经聊过了「 未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现在」。 在这次 CES 上,德尔福科技公布了在分拆后的发展策略。从业务类型来看,德尔福目前的业务可以分为三类: 1. 电气化技术,从轻混到纯电动,都已经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 软件 & 控制,不断追求最优的电子控制系统 3. 内燃机,继续提升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效率 德尔福科技 CTO Mary Gustanski 告诉我:「 我们在分拆前后的愿景、优先考虑的事情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们现在可以更加专注了。每天起床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 propulsion(动力系统),为客户提供最好的动力系统。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客户也需要这样专注动力系统的公司。」 当然,一切的核心,依然要围绕着「 商业」 来展开。在德尔福科技的 PPT 上,有这样一句话:能够带来持续价值的商业模型。毕竟,德尔福科技更像是「 老德尔福」,依然和世界上许多汽车公司在进行合作,是一家商业路线已经清晰的成熟公司。 从这次德尔福科技在 CES 上的展台布置,你就能感受到这家公司有多专注动力系统了。这是展台外面,停着一辆改装大众,用于演示德尔福科技带 DSF 技术的 48V 轻混解决方案: 进入展台之后,又是一辆 V2V 技术展示车,由安波福、德尔福科技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公司联合打造,同样搭载了 DSF 技术:  当然,还有德尔福科技最为擅长的传统内燃机技术:  在 Mary 看来,她认为内燃机技术依然会存在相当长一段的时间,尤其是对于商用车来说。 不过面对日益严苛的乘用车油耗限值,德尔福科技的解决办法并不是加一个电机那么简单,而是继续深耕传统内燃机技术。 在 2015 年,德尔福投资了一家叫做「Tula」 的公司,这家公司专注内燃机技术,位于硅谷。德尔福之所以投资 Tula,是因为 Tula 当时手握降低内燃机油耗的法宝「Dynamic Skip Fire」 技术(以下简写为 DSF)。投资之后,德尔福继续和 Tula 研发深耕 DSF 技术,并计划将 DSF 技术推向量产。 Dynamic Skip Fire 直译过来就是「 动态跳跃点火」,这种技术可以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判断是否应该跳过某气缸的点火,进而达到节省油耗的目的。 具体来说,DSF 系统将在点火前对每个气缸进行逐个判断,在参考了扭矩需求和 NVH 因素之后,在保证车内人员舒适性的前提下,决定对该气缸点火,还是跳过这个气缸,并保证各气缸之间相互不影响。此外,DSF 系统还允许在车辆减速阶段关闭所有气缸。 在研究初期,Tula 公司改装了一辆通用 GMC Yukon Denali,在美国 EPA 规定的测试循环中,将燃油经济性提高了 15-20%。 上文提到的那辆黑色大众,由于安装了「DSF 技术+48V 轻混系统」,低速扭矩有所提升,0-30km/h 加速时间缩短了 20%,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减少了 20%。 按照 Tula 公司的规划,DSF 技术研发是第一步,已经实现;第二步是把 DSF 技术和 48V 轻混系统结合,也就是目前和德尔福正在做的;第三步是把 DSF 技术和稀薄燃烧结合。   其实 DSF 技术和之前的「 闭缸技术」 道理类似,都是通过减少点火次数来达到节省油耗的目的。 我们在美国租的这辆搭载了 V8 发动机的雪佛兰 Suburban,就有闭缸技术,可以在巡航或者减速时,变为 4 缸工作。从体验来看,变为 4 缸模式的时候很少… 相比之下,DSF 技术就显得更上一层楼了,控制更加线性一些。Tula 公司的核心优势,就是在 DSF 技术实现跳跃式点火的同时保证 NVH,并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无缝切换。(说简单点,就是不给用户带来额外的震动和噪音)当然,DSF 技术只是德尔福科技所有技术储备中的一项。 供应商的技术储备,就像是一个「 武器库」。当车企面对油耗限值一筹莫展时,一定会第一时间到供应商武器库中挑选。这时谁有现成的技术,谁就在竞争中占得上风。 看了德尔福科技在 CES 的「 首秀」 之后,我认为确实如 Mary 所说,德尔福科技可以更「 专注」 了。同样,安波福也是如此,成功化身为一家科技公司。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从德尔福分拆之后,安波福第一次面对媒体,他们说了什么?

· Dec 21, 2017

「 喜新厌旧」 这 4 个字或许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举个例子:这周三,德尔福拆分之后的新公司「 安波福」 首次在国内媒体面前亮相,但是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安波福的工作人员还是媒体老师们,都不止一次错叫成老名字「 德尔福」,随后再急忙修改…… 安波福的由来 还是得先做一下背景介绍。 安波福,英文名「Aptiv」,而这三个汉字,其实还是有寓意的:其中「 安」 代表自动驾驶汽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波」 则象征着科技元素,代表雷达波;最后的一个「 福」 字更多则是之前从德尔福由来的传承。 今年 5 月,就有一级供应商德尔福将要拆分的消息传出。而在 9 月末,他们正式公布了拆分之后的两家公司的命名,分别是「Aptiv(安波福)」和「德尔福科技」。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安波福」,由原来德尔福的电子与安全和电子/电气架构业务板块组成,主要为未来移动出行方式开发技术以及解决方案。简单的说,也可以理解为 Aptiv 聚焦于汽车前沿创新领域,包括高级驾驶辅助、自动驾驶、主动安全、车载互联等等,这里面不仅仅有硬件业务,还包括软件、服务等新业务。 至于另外一家公司「 德尔福科技」,则以原来的德尔福动力总成业务部为主体。这家公司主要关注内燃技术、软件和控制、以及电气化方案等环节,名字之所以还带有「 德尔福」,是因为想更好地发挥「德尔福」这个品牌在 OEM 和售后市场的历史优势。 加大在自动驾驶业务上的投入 对于今后的发展路线,安波福电子安全业务部亚太区总裁王展认为,未来 10 年,无论是车内环境还是车外环境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也会由交通工具向计算平台转变。在他看来,安波福未来会从软硬件两个角度上,加大数据、通讯服务以及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聊到前几天北京推出的自动驾驶路测细则,王展则认为,随着北京的发布,国内其他城市很有可能也会陆续开放自动驾驶路测。 当然,现阶段如果想展示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最好的地方还是不久开始的 CES。 说到安波福对于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看法,王展的观点是,到了 L3 之后,激光雷达会成为必需品,同时对算法、计算平台的要求也会更高。另外,有一点容易被忽视,各家公司对于「L3」 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今后,技术的门槛需要时间来处理,而安全问题也需要小心,这其中涉及到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重传感器的融合过程。 除了自动驾驶之外,汽车架构智能化也是他们关注的领域。在安波福看来,他们可能是唯一同时具备「 大脑」 与「 神经系统」 能力的供应商。而这一大片领域当中既包括软件与算法、汽车级硬件、操作系统与管理程序,也包括网联、板极支持包以及微处理器。 放在产品上来讲,最大的改变可能就要看整车架构。过去基本功能电控下,电控单元小于 20 个,每秒数据速度是兆比特级。而对于现在使用的先进网联功能,电控单元数量可以达到 50 到 100 个,每秒数据速度则上升到了千兆比特级。今后,由于两线制中一进一出的架构,以太网也会释放它在智能网联业务上的潜力。 在软件层面,安波福主要关注主动安全(自动紧急制动、前视雷达和摄像头/传感器融合)、信息娱乐与网联(3D 手势识别系统、车际通讯、智能手机集成/自带设备支持)等功能。合作伙伴包括 QNX、微软、Mobileye、英特尔以及数据处理公司 otonomo。 为此,安波福这一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合作或投资: 4 月 7 号,与高频连接技术公司罗森博格(Rosenberger)合作以太网解决方案。 4 月 10 号,与以色列公司 otonomo 合作,共同为主机厂提供数据市场解决方案。同时,投资以色列的一家信号处理技术公司 Valens。 6 月 23 号,与长城达成合作,从 2019 年开始为他们提供智能前视系统(IFV)、高性能中距离雷达(MRR)、以及短距离雷达(SRR)等一系列主动安全解决方案。 10 月 27 号,与高德达成合作,其中涉及到大数据、导航以及出行服务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合作为非排他性协议。 11 月 23 号,以 4.5 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自动驾驶公司 nuTonomy 的收购。 其实无论是在产品层面还是战略层面,都能感受到一种趋势:拆分之后的新公司「 安波福」 在决策速度以及调整节奏方面相比以往更快。而这似乎也符合过去德尔福的风格,为了长远表现,过去 5 年除了收购或兼并一些公司之外,他们还将一些转向、空调、开关等盈利业务剥离给中国企业。 不破不立,面对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快速变革,「 安波福」 应运而生,而这也更让我们期待它在明年 CES 上的表现。到时,「Aptiv(安波福)」 和「 德尔福科技」 两家公司会同时亮相,并且揭晓各自新的品牌形象。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又一家自动驾驶创业公司被收购,这次的价码是 4.5 亿美元

· Oct 25, 2017 333

在我看来,自动驾驶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出行体验。与此同时,它还催生了一批国内外创业公司。于是当我们在讨论自动驾驶时,不仅会出现车企、Tier 1、科技公司的身影,同时也有创业公司的名字。 而这些创业公司呢,又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大公司「哄抢」的标的。 这不,最新的一个收购来了:一级供应商德尔福宣布,他们将以 4.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自动驾驶创业公司 nuTonomy,其中包括 4 亿美元的现金以及 5 千万美元的绩效回馈。目前德尔福共有 100 多名员工在进行自动驾驶研究,收购完成后, nuTonomy 的 100 多名员工也并入其中。 nuTonomy 之前做了什么? nuTonomy 此前对于自己的定位是为自动驾驶汽车研发先进软件的科技公司。从 2005 年开始,公司创始人 Karl Iagnemma 就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另外,nuTonomy 还拥有麻省理工学院背景的研究人员,他们此前也在利用 NASA 和 DARPA 的资金开发机器人技术。 而在 2014 年的时候,nuTonomy 联合创始人兼 CTO Emilio Frazzoli 在新加坡发布了首辆用来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车型基于三菱 i-MiEV 改装,他们还向市民开放了运行试验。也就是从那时开始,nuTonomy 成功积累了城市范围内发展和管理自动驾驶汽车的经验。 随后,他们的自动驾驶项目开始快速进展: 1、2016 年 2 月,获得 Samsung Ventu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Signal Ventures 等机构总额为 36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2、2016 年 5 月,宣布获得 16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3、2016 年 7 月,开始在新加坡测试运营自动驾驶车队。 4、2016 年 1 月,与美国波士顿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波士顿南部的工业园区内进行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具体测试车型为雷诺 Zoe 电动车。 5、2017 年 5 月,与 PSA 达成合作,今年下半年共同进行自动驾驶路测。 6、2017 年 6 月,同 Lyft 合作,共同在波士顿运营自动驾驶车队。 我们可以发现,nuTonomy 一直没有过多强调他们在技术方面有多领先,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路测上面。而对于德尔福而言,技术储备是一方面,如何确保自动驾驶技术顺利落地才是重点。从这个角度分析,德尔福选择在此时收购 nuTonomy 想必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还有个有意思的细节:德尔福与 nuTonomy 此前曾同时在新加坡纬壹科技城进行自动驾驶测试。或许,两家公司其实早在那个时候就互相熟悉对方了,而这也为德尔福成功收购 nuTonomy 埋下了伏笔。 又一次壮大的德尔福 说完了 nuTonomy,咱们再来看看德尔福。他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动作向来不小,这一次收购的 nuTonomy 今后也将成为他们的一块重要拼图。放大来看,nuTonomy 甚至可以帮助德尔福扩大他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话语权。至于理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nuTonomy 可以为德尔福提供大量路测数据 刚才我们也提到了一点,别看 nuTonomy 并不起眼,但他们的路测进展并不落后于其他自动驾驶初创公司,而这些路测所产生的数据对于德尔福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今年 9 月末,德尔福公布了两家分拆公司的命名,分别为「Aptiv(安波福)」和「德尔福科技」。前者主要聚焦于汽车前沿创新领域,包括高级驾驶辅助、自动驾驶、车载互联等等,而后者则将专注于通过内燃技术、软件和控制、以及电气化来为汽车提供更加先进的推进系统。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次他们收购的 nuTonomy 今后将归属 Aptiv(安波福),德尔福分拆两家公司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发力自动驾驶,而对于他们而言,nuTonomy 的数据完全可以帮助德尔福进一步优化算法以及硬件。 2、对宝马、英特尔、Mobileye 阵营也有补充 各家公司站队自动驾驶阵营这件事应该不用我再赘述了,而德尔福收购 nuTonomy 之后,对于宝马、英特尔、Mobileye 阵营也是一个很有效的补充。 今年年初的 CES 上,德尔福展示了他们与 Mobileye 合作研发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CSLP」。为了方便大家体验,他们还带来了一辆基于 CSLP 方案打造的自动驾驶原型测试车。CSLP(Centralized Sensing Localization and Planning)代表中央传感定位和规划平台,根据德尔福的计划,这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大约在 2019 年量产。 在争夺资源的重要阶段,如果不去收购 nuTonomy,一旦其他阵营第一时间收购,那么对于宝马、英特尔、Mobileye 以及德尔福阵营来说,就是一项很大的损失和打击。 3、吸收 nuTonomy … 继续阅读

一级供应商如何应对汽车创新?德尔福的答案是「分拆」

· Sep 29, 2017

汽车行业日新月异,创新的大潮不可阻挡,而对于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来说,考验的是他们的思维前瞻性、创新能力,以及执行力。 在这其中,一级供应商是推动汽车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也就尤其需要这样的创新力和行动力。但是他们面对的问题是,以前的业务范围大多集中在传统汽车零部件层面,要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和需求,就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转型。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例如博世这样的公司,一直在汽车科技前沿领域有所行动,甚至还在中国创立孵化器来扶持自动驾驶领域的创业公司,而另一家非常重量级的 Tier 1 德尔福,变化的更为彻底:他们把公司进行了拆分! 事实上,今年 5 月就有德尔福将要拆分的新闻传出。而在 9 月 28 日,他们正式公布了拆分之后的两家公司的命名分。他们分别是「Aptiv(安波福)」 和「 德尔福科技」。 在 2018 年 1 月的拉斯维加斯 CES 上,这两家公司会同时亮相,并且揭晓各自新的品牌形象。根据他们的预计,拆分计划会在明年 3 月底前完成,新公司的命名随后也将正式生效。 拆分之后,两家公司如何分工? 关于拆分公司这件事,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一定是两家拆分公司今后各自负责什么业务。 德尔福给出的规划如下: Aptiv(安波福):由原来的电子与安全和电子/电气架构业务板块组成,将聚焦于加速推动主动安全、自动驾驶、提升驾乘体验和互联服务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并提供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软件、先进的计算平台和网络架构等车辆的「 大脑」 和「 神经」。 德尔福科技:即原来的德尔福动力总成业务部。这家公司将专注于通过内燃技术、软件和控制、以及电气化来为汽车提供更加先进的推进系统。之所以名字里还带「德尔福」,是因为他们想更好地发挥「 德尔福」 这个品牌在 OEM 和售后市场的历史优势。 简单的说,Aptiv 将主要聚焦于汽车前沿创新领域,包括高级驾驶辅助、自动驾驶、车载互联等等,这里面不仅仅是硬件业务,更重要的其实在于软件、服务等新业务。 至于「德尔福科技」,事实上德尔福的动力总成业务一直相当重要,尽管汽车科技滚滚向前,但是那些看似「传统」的业务,仍然不能忽视,因此独立成一家公司也理所应当。 为何拆分? 说完了两家拆分公司的业务规划,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德尔福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 1、发力自动驾驶 现在谁都知道自动驾驶对未来无比重要,对于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积累的德尔福来说,怎么让自己的自动驾驶研发和业务得到更好的发展呢?从这次拆分,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去年 8 月,德尔福宣布与 Mobileye 达成合作,两家公司在当时打算共同研发 L4-L5 标准的自动驾驶全套解决方案。而在今年年初的 CES 上,两家公司还带来了他们合作研发的自动驾驶平台「CSLP」 。根据德尔福的规划,他们预计 CSLP 平台会在 2019 年搭载在量产车上。 今年 5 月份,德尔福直接宣布加入到由宝马、英特尔、Mobileye 组建的自动驾驶阵营当中,他们为宝马提供了一套自主开发的原型计算平台。另外,德尔福还与英特尔和 Mobileye 在视觉领域、传感器以及高性能计算平台方面进行共同研发。 而在上周,他们则与黑莓达成了合作,准备将黑莓的 QNX 系统用于自己的 CSLP 平台当中。 之所以提到这些,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与其他供应商相比,德尔福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丝毫不落下风,甚至还拥有一些领先优势。除了以上合作之外,他们对于自动驾驶软件公司 Ottomatika、固态激光雷达公司 Quanergy 等初创企业也进行过收购或投资。 选择在此时拆分出「Aptiv」 表明了德尔福想要深耕自动驾驶的决心,另外,这家新公司所负责的业务今后也将成为核心增长点,为德尔福完成业务转型提前做好铺垫。所以,今后当大家再看到德尔福有关于自动驾驶的新闻时,很有可能就是出现的就是「Aptiv」 的名字。 2、从资本市场获取更好的反馈 根据德尔福的计划,两家拆分公司今后还将各自独立上市,其中 Aptiv (安波福) 将采用「APTV」 作为交易代码,「 德尔福科技」 的交易代码则为「DLPH」。看到这里,我们似乎也明白了一些事情,德尔福选择将自己拆分为两家公司似乎也是为了获取更好的资本反馈,同时使投资者利益最大化。毕竟新兴业务在快速增长而传统业务的增长态势却放缓,拆分为两家公司后,Aptiv (安波福) 在市值方面并不会受到「 德尔福科技」 的打扰,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也减小了很多阻力。 另外,Aptiv (安波福) 与「 德尔福科技」 成立后,其他公司在寻求合作方面也会变得更加容易。不再需要像过去一样与德尔福集团达成合作,仅仅根据各自需求直接做出决定即可,这样一来,两家拆分公司与外界达成合作的效率也会进一步提升。 3、两家公司更有利于塑造不同的企业形象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德尔福将公司一分为二也为其他供应商做了一个示范。面对汽车产业科技化的趋势,同时拆分出两家公司对塑造企业形象更加有利,一家公司可以维持科技形象,而另外一家公司则可以继续在传统汽车领域拓展业务。两家公司在满足不同市场的同时,互相并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这也是差分化战略的体现。 面对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供应商也开始意识到,除了产品层面之外,他们必须在战略层面上也进行创新思考。 如果说对「 德尔福拆分事件」 做一个总结的话,我想应该这样理解,面对汽车产业即将转型的特殊时间点,德尔福选择用最优资源分配的方法来解决这件事。因此,在战略层面上及时作出调整也就成为了必然,至于拆分公司能否实现「1+1>2」 的效果,恐怕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从供应商战略层面上来讲,德尔福拆分公司这件事也将成为一个里程碑。某种程度上,他们这一次推动了其他供应商巨头展开更多思考。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德尔福想要让自动驾驶更安全,于是拉来了黑莓 QNX

· Sep 22, 2017

考虑到自动驾驶概念正处于风口浪尖,各家公司忙于研发的同时也在快速站队。就在昨天,德尔福宣布与黑莓达成合作,他们准备将黑莓的 QNX 系统用于自己的 CSLP 自动驾驶平台当中。 听到两家公司合作的消息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针对自动驾驶,他们具体想要怎样合作,而这今后又将对两家公司产生什么影响? 双方具体想要怎么做? 对于自动驾驶这件事,德尔福给出的规划是在 2019 年推出完全集成的解决方案: CSLP 平台(中央传感定位与规划,Centralized Sensing Localization and Planning)。他们认为,黑莓 QNX 系统的加入可以提升德尔福自动驾驶平台在软件算法以及中间件上的性能与安全性。 简单理解,QNX 就是一个汽车底层系统,车内的娱乐、交互等功能可以在此基础上自行搭建。目前,包括奔驰、宝马、保时捷、大众、丰田、本田等车企,以及大陆、德尔福、电装等供应商在研发过程中都使用过 QNX 系统。与大家熟悉的 Linux、Android、iOS、Windows 等桌面或者移动操作系统相比,QNX 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而这恰恰是汽车制造商们最看重的一点,毕竟车规级安全标准要比其他电子设备的要求严苛许多。 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智能网联配置,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汽车遭受网络攻击的概率,而德尔福看中的正是黑莓 QNX 在微内核架构、文件加密以及安全防护模型上的优势。 合作将会如何影响两家公司? 去年年末,黑莓在加拿大渥太华成立了一个自动驾驶研发部门,随后他们还聘请了几百名工程师开发自动驾驶系统的相关软件。黑莓 CEO 程守宗当时还透露,渥太华的监管部门已经批准他们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而在去年 11 月时,黑莓还与一家大学研究机构共同进行了一项自动驾驶测试,测试车型为林肯 MKZ,最终这辆车顺利通过了自动驾驶测试。 对于黑莓而言,QNX 一定是他们最能拿得出手的利器。不过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仅仅靠黑莓自己,想要将自动驾驶系统顺利落地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下,与德尔福这种体量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也就成为了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况且德尔福还已经加入到宝马、英特尔、Mobileye 阵营,黑莓借助这次合作完全可以扩大 QNX 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范围以及影响力,为今后与其他供应商、主机厂建立合作做好铺垫。 今年年初的 CES 上,德尔福展示了他们与 Mobileye 合作研发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CSLP」。为了方便大家体验,他们还带来了一辆基于 CSLP 方案打造的自动驾驶原型测试车。 从德尔福的角度出发,黑莓 QNX 系统为他们的 CSLP 方案带来了一套更强大的软件基础。宝马、英特尔、Mobileye 的阵容足够强大,不过公众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依然存在疑虑。这种情况下,最大限度提升系统安全性也就成为了必然,毕竟在一套成熟的技术商用体系当中,安全冗余总是一个离不开的话题。 如果用四个字对于德尔福与黑莓的合作加以评价,我想是「 各取所需」。黑莓可以在自动驾驶领域继续发挥自己的安全优势,而德尔福也在软件基础上获得了补充。至于接下来的合作如何发展,就等待时间给予大家答案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德尔福入局,自动驾驶两大阵营对峙升级

· May 17, 2017 333

如今在自动驾驶市场,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车企巨头、供应商以及科技公司之间慢慢形成了抱团合作的趋势,而不再选择单打独斗。 就在昨天,宝马、英特尔、Mobileye 阵营又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合作伙伴:德尔福。未来,这几家公司将会研发一套自动驾驶平台,同时这套平台还会提供给其他 OEM 制造商。目前,德尔福已经为宝马提供了一套自主开发的原型计算平台。今后,他们还将与英特尔和 Mobileye 在视觉领域、传感器以及高性能计算平台方面进行共同研发。 这几家合作公司透露,目前已经有 40 辆宝马原型车在进行自动驾驶测试。英特尔 CEO Brian Krzanich 说,宝马、英特尔以及 Mobileye 的联合团队在不到一年的合作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展,他们将会推出一个可扩展的自动驾驶平台,同时在今年下半年交付 40 辆测试车。他认为,将德尔福纳入合作伙伴之后,可以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的落地速度。 无论是这一次德尔福加入宝马、英特尔、Modileye 阵营,还是前几天 GTC 大会上英伟达与丰田达成合作,我们都能发现,自动驾驶领域内的各家公司最近动作频频。 一时兴起? 其实早有端倪 其实如果回顾一下这几家公司在过去一年内的种种动作,不难看出,德尔福加入宝马、英特尔、Mobileye 阵营其实早有端倪。 去年 7 月,宝马、英特尔以及 Mobileye 达成合作,目标是在 2021 年时实现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宝马在合作当中负责原型车的生产、驾驶控制以及整车安全性等环节,英特尔则会提供驾驶决策、路径规划、传感器组合等解决方案。最后,Mobileye 会为合作项目提供 EyeQ 系列芯片。 而在去年 8 月份,Mobileye 又宣布与德尔福合作研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两家公司在合作当中的具体分工是:Mobileye 负责提供具有传感信号处理、融合及世界视图生成功能的 EyeQ4 和 EyeQ5 系统芯片技术,以及可以实现实时地图绘制和车辆定位功能的路况体验管理系统(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REM)。而德尔福则负责提供旗下 Ottomatika 公司的具有道路和运动轨迹规划功能的自动驾驶软件算法,以及整合了整套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系统的多域控制器(Multi Domain Controller,MDC)。 今年年初的 CES 上,德尔福展示了他们与 Mobileye 合作研发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CSLP」。为了方便大家体验,他们还带来了一辆基于 CSLP 方案打造的自动驾驶原型测试车。CSLP(Centralized Sensing Localization and Planning)代表中央传感定位和规划平台,根据德尔福的计划,这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大约在 2019 年量产。 转眼到了今年 3 月份,正当大家关注宝马、英特尔以及 Mobileye 的合作进展到哪一步的时候,英特尔突然玩了一次措手不及,用 153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Mobileye,交易完成后,Mobileye 反过来整合了 Intel 的自动驾驶部门(Automated Driving Group,简称 ADG)。 德尔福与 Mobileye 有合作关系,而 Mobileye 随后被英特尔收购,按照这个逻辑,德尔福加入宝马、英特尔、Mobileye 阵营完全合乎情理。 两个阵营对抗升级 既然提到了英特尔,那就离不开它最大的竞争对手英伟达。两家公司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单挑决斗,而是在自动驾驶领域内组建了各自阵营。 就在前几天的 GTC 大会上,英伟达宣布与丰田达成合作,同时还透露了与奥迪以及博世的合作产品落地计划。他们准备在 3 年内为丰田量产基于 Xavier 的定制化平台,而基于 Xavier 平台的奥迪车型将在 2020 年左右量产。另外,英伟达还将为博世定制基于 Xavier 的量产版 AI 车载电脑。除了丰田、奥迪以及博世之外,他们与特斯拉、ZF、Roborace 等企业也保持着合作关系。 回过头来看德尔福与宝马、英特尔、Mobileye 达成合作这件事。作为 Tier 1 供应商巨头,德尔福可以发挥他们的技术整合优势,而这些恰恰是宝马、英特尔、Mobileye 所欠缺的。另一方面,德尔福这一次也可以从合作当中获取大量自动驾驶测试数据,而这些测试数据再加上合作当中收获到的经验,则可以帮助他们与其他 Tier 1 供应商巨头进行对抗。 最后,我想说的是,自动驾驶改变的不仅仅是用户的出行体验。主机厂、供应商以及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密切度也因此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商业合作模式,而这同样是自动驾驶技术吸引人的地方。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某著名一级供应商没参加上海车展,原因居然是…

· Apr 22, 2017

德尔福在这次上海车展上很意外的没有参展,但是却在上海嘉定刷起了存在感。 还记得今年 CES 上我们体验的德尔福自动驾驶汽车吗?如今德尔福把其中一辆运到了上海。在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我体验了这辆自动驾驶版奥迪 SQ5,并和德尔福的高管聊了聊。 作为一家 Tier 1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打造一款高度自动驾驶汽车一方面可以测试技术,一方面是为了告诉车企德尔福的技术很成熟了,欢迎和我们合作。 先来说体验,这次试乘是在封闭园区内,时间约十分钟,场景涵盖了:跟车行驶、带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进出隧道、 环岛、限速 80km/h 的长直道、行人走过斑马线、靠边停车等等。 坐在后排,其实和坐一辆出租车没什么区别,刹车、转弯都达到了老司机水平。在中控位置,你可以看到各种传感器描绘出的外界环境。出于安全考虑,主驾位置坐着一位工作人员。 很多厂商的自动驾驶汽车都顶着一堆传感器,看上去有点张牙舞爪,但德尔福的这辆车改装得非常彻底。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被隐藏在保险杠内、翼子板上甚至行李架上,和一辆普通奥迪 SQ5 没什么区别。在车内,也没有显眼线束,自动驾驶系统电脑也被隐藏在后备箱地板下方(备胎位置)。 德尔福方面的高管告诉我,其实这辆车在上周才运到上海,他们只是提前把测试园区的地图数据加了进去,在算法上做了微调,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变化。 这辆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就是名为「 中央传感定位与规划(CSLP)」 的自动驾驶系统,由德尔福和 Mobileye 合作开发,Ottomatika 公司提供软件算法(路径和运动规划)。Ottomatika 是一家于 2015 年被德尔福收购的公司。 CSLP 自动驾驶系统结构如下: 接下来德尔福要做的,就是让 CSLP 自动驾驶系统有足够的冗余性,满足车规级要求。官方表示,这套系统将在 2019 年量产。不过德尔福方面特地解释,2019 年是指整套系统完全开发成熟,不是指商业化。也就是说,无人驾驶汽车何时上路,得看车企的。 德尔福方面把 CSLP 描述为:第一个完全集成的自动化交钥匙解决方案、业内首个可立即启用的解决方案。(不过目前这套系统的价格肯定不菲…)可以看出,CSLP 自动驾驶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打包方案。德尔福方面透露,这套系统部分零件是已经量产的产品,比如雷达,并且德尔福认为未来固态激光雷达才是趋势。在研发之初,德尔福虽考虑了「 模块化」 设计,但并不支持深度化定制,因为整个系统「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了研发 CSLP 自动驾驶系统,德尔福做了一系列的收购和投资: 收购 Control-Tec 公司,一家专注汽车数据采集、分析的公司; 收购 Movimento 公司,一家专注于汽车 OTA 技术的公司; 投资 otonomo 公司,一家收集汽车数据,并将数据规范化、标准化,然后将其提供给车企的公司; 投资 Valens 公司,一家专注于数据高速传输技术的公司。 从德尔福的布局你可以发现,在自动驾驶蓬勃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有核心技术的「 小」 公司会通过 Tier 1 供应商走向量产。 目前,德尔福的 ADAS 技术已经在很多国产车型上落地,包括别克 GL8 Avenir、长城 WEY 以及长安某些车型。 所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德尔福 ADAS 乃至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一个主要阵地。未来,德尔福还将在苏州新增一个研发中心,团队规模 500 人,主要负责 ADAS 技术以及车身电子方面的研发。 有意思的是,就在德尔福在上海举办试乘活动的前两天,百度宣布:将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针对这条新闻,我问了问德尔福方面的高管怎么看,对方回答是这样的:这对大家来说是个好事情,德尔福会进一步去了解百度开放的平台到底是怎样的、从德尔福的角度来说,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可立即使用的系统,包括软件、算法和传感器,并且能达到车规级要求,这是德尔福的优势所在。 如今,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纷纷开始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不过在我们看来,新玩家想要快速上车,选择和德尔福、博世这样的 Tier 1 供应商合作是最佳的选择,因为最懂车企的依然是 Tier 1 供应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CES 2017 | 为了让交通更顺畅,CES 上的整车厂和供应商是这么玩的

· Jan 09, 2017

在本次 CES 上,本田展示了一个叫做「Safe Swarm」 的概念。这套系统参照了鱼群的游动形态原理,可以全面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本田在 Safe Swarm 系统当中使用了 V2V(Vehicle-to-Vehicle)技术,每辆搭载了 Safe Swarm 系统的汽车都将互相传递道路信息,司机也将提前察觉到道路交通状况的变化。一旦道路产生异常交通路况,Safe Swarm 系统将会帮助车辆做出避让、减速等动作。 针对几种不同的可能产生拥堵的情况 ,本田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下面这个视频可以看到,他们在一个纯白的立体沙盘上 ,投影出道路、山丘、汽车等影像,并且做出了展示。建议你直接看视频,简单直观。 当车辆开始由匝道汇入主道时, Safe Swarm 系统则不会启动,而「merge anxiety」 对策将会介入,控制主道车辆自动减速,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同样是在车辆由匝道汇入主道的情况,一旦主道车辆已经开始减速,而匝道车辆也完全行驶在主道上时。Safe Swarm 系统又会启动「safe merge」 对策,通知主道后续车辆可以正常通过。 而如果有动物横穿公路时,Safe Swarm 系统将会启动「phantom traffic jam」 对策,提醒车辆及时减速避让。 同样是在动物横穿公路的情况下,如果车辆已经减速,而后续车辆与前车保持着安全距离,那么 Safe Swarm 系统将会允许后续车辆正常通过。 当道路上发生车辆碰撞交通事故时,Safe Swarm 系统不会启动,而「unseen hazard ahead」 对策将会介入,自动控制车辆减速并及时避让事故车辆。 同样是在发生车辆碰撞交通事故时,如果事故车辆后方的几台车辆开始减速避让,并且与后续车辆保持着安全距离。那么 Safe Swarm 系统将会启动「hazard prediction」 对策,后续车辆可以正常通过。   天黑后,驾驶员的视线可能会受限。如果在有道路整修,那么 Safe Swarm 系统将会提前预知,并且启动「ane closure merge」 对策,车辆也将减速避让。 同样是在天黑时,遇到道路整修。如果车辆已经减速避让,并且与后续车辆保持着安全距离。那么 Safe Swarm 系统将会启动「cooperative merge」 对策,后续车辆可以正常通过。 其实为了提升交通出行体验,各大公司不仅用上了 V2V 技术,甚至连 V2E(Vehicle-to-Everything)技术也都派上了用场。德尔福的 V2E 技术包括 V2V 技术(车与车互联)、V2P 技术(车与人互联)以及 V2I 技术(车与基础设施互联)等等。 GeekCar 在 CES 上还特意体验了德尔福的 V2E 实验车,这台实验车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车车通讯、车和交通信号灯通讯、车和人(手机)通讯等等。比如在拉斯维加斯,德尔福对于一些红绿灯做了改造 , 在车里就可以看到前方红绿灯的读秒(拉斯维加斯的红绿灯不带读秒显示),这样就可以调节车速来适应红绿灯。 车车通讯还可以提醒司机盲区中快速接近的车辆,提高驾驶安全性。德尔福的工作人员还说,未来,美国相关部门将会把 V2E 技术作为强制装备搭载到整车上。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如果到了自动驾驶汽车时代,德尔福的这套 V2E 技术会不会与自动驾驶汽车上的激光雷达等设备产生功能冲突?德尔福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V2E 技术更多的是在与自动驾驶汽车上的硬件完成技术互补,共同提高驾驶安全性。 除了德尔福之外,博世在本次 CES 上也展示了搭载了 V2E 技术的产品。博世的一体式互联仪表可以驾驶者的智能手机相连,并且提醒驾驶者在某条特定路线上是否可以使用自动驾驶功能。博世还打造了一套汽车与自行车互联系统,汽车可以随时掌握路面上自行车的行驶信息,避免因为视觉盲区而发生碰撞事故。 其实,从本田、德尔福以及博世在本次 CES 上的表现就可以看出,V2E 技术将会把交通出行的体验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万物与车互联或许真的就将在不久之后实现。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11.30:德尔福和 Mobileye 将使用英特尔芯片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 Nov 30, 2016 333

德尔福和 Mobileye 将使用英特尔芯片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日前,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和科技公司 Mobileye 共同宣布,将使用英特尔的芯片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明年年末,英特尔将会向德尔福提供一个片上系统,并且配置在德尔福和 Mobileye 共同研发的自动驾驶软件中。德尔福认为,英特尔是一家优秀的供应商,将会加快公司在自动驾驶汽车上的研发进程。 是不是应该贴一个 Intel inside? 福特明年将在欧洲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据外媒报道,福特宣布,从 2017 年开始公司将会在欧洲测试自动驾驶汽车。此外,福特还计划于 2021 年推出一个自动驾驶汽车专车车队。福特欧洲自动驾驶部门主管 Thomas Lukaszewicz 说,欧洲的交通规则和道路布局与美国相比完全不同,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扩展到欧洲更有利于实现技术多元化。 敢不敢来中国测试? 宝马将投资 5 亿欧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 最近,宝马在公司官网上宣布,将在 10 年期内向旗下风投公司 BMW i Ventures 投资 5 亿欧元,这笔钱未来将被用来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宝马开发总监 Klaus Froehlich 说,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技术变革,宝马必须跟上技术的步伐。 Mobileye 和 Intel 怎么看这件事? 比亚迪六氟磷酸锂配套项目落户西宁 日前,比亚迪的六氟磷酸锂配套项目正式落户青海西宁,新项目可以实现年产 6000 吨六氟磷酸锂。比亚迪新项目总投资 1 亿元,将分三期建设完成。六氟磷酸锂主要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离子储能电池及其他日用电池,是一种重要的电解质成分。 这是比亚迪的「 超级电池工厂」 吗?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