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规范出台 对驾驶人资格要求较严

· Apr 12, 2018 333

4 月 11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该规范自 5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 根据规范中的解释,规范中提到的智能网联汽车指的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 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即通常意义上的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这其中包括乘用车、商用车,但不包括低速汽车和摩托车。 规范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也就是说,它是继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相继出台自动驾驶路测政策后的首个全国性规范。 规范中对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测试车辆主要进行了如下要求。 1)测试主体:提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申请、组织测试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单位。 必须是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能进行制造、研发、检测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业务。能在测试发生意外时进行足够的民事赔偿。有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评价规程。能对测试车辆远程监控,并记录、分析、重新测试车辆事件。 2)测试驾驶人:经测试主体授权,负责测试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对测试车辆实施应急措施的驾驶人。 和测试主体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有相应车型的驾驶证,并且驾驶经历在 3 年以上。最近连续 3 个记分周期内没有满分记录,最近一年内没有超速 50%以上或闯红灯等严重违法行为,从未有过酒驾记录、服用国家管制药品、麻醉药品记录,也从未有过致人死亡或重伤的交通事故责任记录。 3)测试车辆:申请用于道路测试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辆,不包括低速汽车、摩托车。 没办理过机动车注册登记。满足对应车辆类型除耐久性外的强制性检验项目要求。车辆有人工操作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可以随时切换模式。能记录、存储、在线监控车辆状态,实时回传车辆的控制模式、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状态的信息。能自动记录和存储车辆在发生事故前至少 90 秒的各种实时数据,且存储时间不少于三年。 车辆在道路测试前,必须已经取得临时行驶车号牌,并经过封闭道路、场地等特定区域进行的充分实车测试。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也要经过国家或省市认可的第三方机构检测认证,检测验证项目至少要包括下列表格中的项目。 如果企业想在某测试路段进行测试,要向该路段所在地的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如果审核通过,将被下发如下的「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 测试书上要注明测试主体、车辆识别代号、测试驾驶人姓名和身份证号、测试时间、测试路段等信息,测试时间原则上不超过 8 个月。测试通知书和测试方案都要随车携带备查。 此外,还有几点值得注意的事情 。比如,测试车辆的车身要用醒目的颜色表示「 自动驾驶测试」 这六个字;测试驾驶人必须始终处于测试车辆的驾驶座位上;测试车辆不能搭载和测试无关的人和货物。 测试主体每 6 个月要向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提交阶段性测试报告,并在测试结束后 1 个月内提交测试总结报告。 如果测试过程中车辆违反了交通信号灯通行、逆行,或者因主要以上责任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车辆损毁等严重情形,或者被相关部门认为测试活动有重大安全风险,那该车的测试通知书就会被撤销,同时临时行驶车号牌也将被没收或作废。 交通事故发生时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认定为当事人——测试驾驶人责任。如果造成了人员伤亡、死亡或车辆损毁,测试主体必须 24 小时内上报主管部门,并在事故责任认定后 5 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事故分析报告等材料。 下面我们附上「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 全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安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 现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 安 部 交 通 运 输 部 2018 年 4 月 3 日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建设,推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推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规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 第三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定期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相关信息。 第四条 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据本规范制定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 本规范所称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第二章 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及测试车辆 第五条 测试主体是指提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申请、组织测试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单位,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 (二) 具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技术研发或试验检测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业务能力; (三) 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时可能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具备足够的民事赔偿能力; (四) 具有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评价规程; (五) 具备对测试车辆进行实时远程监控的能力; (六) 具备对测试车辆事件进行记录、分析和重现的能力; (七)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测试驾驶人是指经测试主体授权,负责测试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对测试车辆实施应急措施的驾驶人,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 与测试主体签订有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 (二) 取得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并具有 3 年以上驾驶经历; (三) 最近连续 3 个记分周期内无满分记录; (四) 最近 1 年内无超速 50%以上、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录; (五) 无饮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记录,无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记录; (六) 无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事故责任记录; (七) 经测试主体自动驾驶培训,熟悉自动驾驶测试规程,掌握自动驾驶测试操作方法,具备紧急状态下应急处置能力; (八)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测试车辆是指申请用于道路测试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辆,不包括低速汽车、摩托车,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 未办理过机动车注册登记。 (二) 满足对应车辆类型除耐久性以外的强制性检验项目要求;对因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而无法满足强制性检验要求的个别项目,测试主体需证明其未降低车辆安全性能。 (三) 具备人工操作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且能够以安全、快速、简单的方式实现模式转换并有相应的提示,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将车辆即时转换为人工操作模式。 (四) … 继续阅读

比想象中提前?特斯拉 Model Y 或许将在 2019 年底投入量产

· Apr 12, 2018 333

特斯拉 Model 3 的产能问题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这不只关系到 Model 3 的交付,还会带来连锁反应:Model 3 的产能稳定不下来,那么其他车型 Model Y、特斯拉 Semi 的量产日期就提不上日程。 最近,Model 3 VIN(车辆识别码)的数量又更新了,参考注册的 VIN 来看,特斯拉发布 Q1 交付报告之后的一周,产能可能仍然没有明显的提升。 虽然 Model 3 的产能问题还没有解决,但又传出了特斯拉要在 2019 年 11 月份量产 Model Y 的消息。根据是,Elon Musk 正在对供应商进行初步招标。 对供应商初步招标是汽车量产的基本早期步骤。一般情况下,在量产开始的前几年,汽车制造商会进行招标,然而特斯拉初步招标距离量产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之前,特斯拉表示 Model Y 将在独立的平台上生产,不过最近又改变了计划,改为与 Model 3 共享同一平台生产,可能也是为了尽快上市和减少成本考虑,所以一年半的时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与其他招标不同,供应商从特斯拉得到的消息少之又少,特斯拉只表示 Model Y 会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量产,至于生产时间框架以及车型的具体信息等都没有透露,特斯拉也拒绝回应此事。 弗里蒙特工厂的年产能约为 50 万辆,现在正在生产 Model S、Model X 和 Model 3,如果特斯拉 Model Y 也在弗里蒙特工厂生产,那很有可能要扩大工厂产能或者另外投资建厂。 另外,特斯拉已经发布了关于 Model Y 项目的相关招聘信息,或许我们不久就能看到这款车型的具体信息和量产时间表了。 一向激进的特斯拉已经吃了不少苦头,比如 Model 3 产能问题和 Autopilot 的安全问题等。不过,看样子 Elon Musk 好像依旧打算坚持自己的想法,但不管怎么样,创业路上,可不能只有梦和远方啊。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美梦成真:《GT 赛车》游戏概念车奥迪 e-tron VGT 来到现实了

· Apr 12, 2018 333

如果你喜欢赛车,那我一定会给你推荐这样一款游戏——《GT 赛车》。 这款游戏的合作方有法拉利、兰博基尼、奔驰、宝马、奥迪等汽车制造商,还有 HKS、KW 等汽车零配件制造商,并且通过了 WRC、勒芒等著名汽车赛事的授权,实力很强。 50 多条赛道,1000 多款车型,每款车型的外观和性能都是根据真车采集数据制作,也有厂家为游戏推出的酷炫的概念车。我看了下某宝这款游戏售价不到 200 元。 当然,有的车型需要另付费。比如奥迪在《GT 赛车》15 周年之际,特别推出的纪念版概念车型 e-tron VGT。在游戏里,这辆车的售价为 100 万游戏点券(人民币约 78 元),是一辆拥有 817 马力的电动赛车。 最近,奥迪宣布:在过去的 11 个月里,奥迪生产中心的工程师们利用 e-tron 电动动力总成技术开发生产了一款现实中的 e-tron VGT 电动赛车。 奥迪表示,这款赛车采用了三台电机,其中两台驱动后轴,一台驱动前轴,每台功率为 200kW;整车重量只有 1450kg;百公里加速只需要不到 2.5 秒的时间。 这辆电动赛车将在 4 月 14 号的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罗马站首次亮相,不过很遗憾的是这辆车并不会参加比赛,而是作为「 出租车」 出现在赛车场上,奥迪的一些客户可以乘坐这辆车。 关于为什么要把 e-tron VGT 概念车带入现实,奥迪技术发展委员会成员 Peter Mertens 表示:电动交通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想借助奥迪 e-tron VGT 电动赛车出租车,来收集客户们的切身体验,来发展我们的电动汽车事业。 不过,这辆电动赛车以后究竟会用来做什么,奥迪并没有给出答案。不过,单单是游戏中的概念车带入现实这个噱头,就足够吸引人了。 另外,奥迪即将推出的 e-tron quattro SUV 也搭载了三台电机,配备了 95kWh 的电池组,将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量产,预计售价 8 万欧元(约 99000 美元)。奥迪 e-tron Sportback 也将在 2019 年亮相。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北汽电动化又进一步:全球 Tier1 麦格纳要帮他们「造车」

· Apr 12, 2018 333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麦格纳斯太尔宣布,双方将合作为中国市场开发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在本次项目中,北汽集团的主要法人实体是北汽新能源。 麦格纳斯太尔,是继博世和采埃孚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零部件一级供应商——麦格纳国际旗下的整车解决方案事业部。麦格纳斯太尔方面称,北汽选择麦格纳,是看中了他们的整车制造和工程经验、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流程、轻量化技术,他们能带给客户既有技术创新,也有成本优势的解决方案。 「 这次和北汽合作,也让我们在中国的电动化汽车市场迈出新的一步。」 麦格纳欧洲区总裁兼麦格纳斯太尔全球总裁艾琯德表示。 虽然说是双方合作开发,但是具体的合作方式麦格纳和北汽并没有透露。从麦格纳的业务来看,他们可能和北汽的合作方式有三种:整车代工、一条龙整车开发、研发层面咨询和合作。 1)整车代工。 除了向整车厂供应零部件,Tier 1 的麦格纳还有另外一项业务,那就是整车代工。在这方面他们最有名的就是麦格纳斯太尔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工厂,其代工生产的整车包括奔驰 G、MINI Countryman、全新一代的宝马 5 系,以及即将上市的捷豹 E-Pace、纯电动车 I-Pace。今年 3 月下旬,美媒还曝出他们将负责生产宝马和丰田合作开发的新跑车。 麦格纳方面解释称,「 汽车制造商都会在其工厂满负荷运转时,使用我们在格拉茨的工厂制造小众汽车。该厂 2018 年的产能将在 20 万辆左右。」 不过,由于麦格纳在中国目前并没有整车生产的工厂,所以这种和北汽的合作方式可以排除。 2)一条龙整车开发。 作为一个整车解决方案提供商,除了整车代工,麦格纳还能帮整车厂做整车开发,也就是根据车厂的需求把概念变成真车。麦格纳斯太尔可以为车企提供一条龙服务,其中包括设计和汽车概念、整车工程和集成、模块和系统开发、安全工程测试、测试平台和样车试制、小批量生产等。 这种模式的合作看起来更适合国内没有造车经验的新造车团队,而不太可能是已经有不少研发、生产制造经验的北汽新能源所采取的模式。 在去年 12 月,麦格纳亚洲区执行副总裁弗兰克·欧博恩曾经接受 GeekCar 的采访,他透露,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麦格纳收到了 26 家「新造车者」的咨询或合作开发请求,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公司。 在选择合作的车厂、合作内容上,欧博恩称他们会在某种程度上考虑对方的实力和对「造车」的了解度。例如在新能源领域,涉及到白车身开发这类大量的投资和模具开发费用的业务,虽然机会很大,但同时风险也很大。因为新造车企业的销量不可控,而只有保证销量供应商才能做到成本摊销。 3)研发咨询和合作开发。 综上,麦格纳是和北汽进行联合研发。 可想而知,麦格纳选择北汽集团合作,一定程度上也是考虑到了北汽新能源成立 8 年来,北汽在纯电动汽车渠道、销量、服务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已形成的优势。 北汽方面提供的数据称,2017 年全年,北汽新能源销量达到 103,199 辆,同比增长 100.16%。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一秀还曾表示,到 2020 年,北汽新能源的目标是在销量上做到中国纯电动车市场第一,并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向高端品牌转型。 而麦格纳呢?麦格纳从 1996 年进入中国市场,相比于其他主流跨国 Tier1 来说进入时间相对较晚。2016 年公司收购了德国传动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格特拉克,在华销售额达到 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9%,约占其全球销售额 364 亿美元的 8.5%。 目前,麦格纳在华有 41 家工厂,并且还正在兴建 4 个新工厂。2019 年,麦格纳计划在华销售额达到 6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00 亿元),并且他们预计到时在华员工数量将从今年的 1.8 万名增至 2 万名。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