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几何 A?开了三天之后,我好像找到了答案

· Aug 14, 2019

在今年上市的国产电动车里,几何 A 是特别重磅的一台——从企业角度,它是吉利新能源的战略级产品,也肩负着让品牌和产品形象焕然一新的重任;从用户角度,几何 A 的 NEDC 续航站到了 500km 门槛,并且有一定的智能化水平,具备实际使用价值。

我先后去参加了几何 A 的静态体验和在新加坡的上市活动,我同事也去珠海参加过它的试驾活动,但我特别想在日常使用场景下,看看这台车用起来到底怎么样。

这种新车一般不太容易借到媒体试驾车,但是当时吉利推出了一个几何 A 三天免费试驾活动,6 月底,我接到了经销商的电话。

620x0_1_q87_autohomedealer__ChcCSFzyDUWAJszHAABROdy39_8279

(图片来源:汽车之家)

交了 2000 块违章押金之后,我得到了一辆白色几何 A 的三天使用权。车是新车,膜还没撕。

这辆车是 410km 续航版本顶配车型,也就是「高维标准续航幂方版」,补贴前售价 23 万元,截止 6 月 25 日之前的补贴后价格是 17 万元。(500km 长续航版据说要到 9 月份才开始交付)

车型基本信息:

车身尺寸:长 4736mm、宽 1804mm、高 1503mm,轴距 2700mm

NEDC 续航:410km

电池组容量:51.9kWh

车重:1650kg

最高车速:150km/h;

百公里加速:8.8 秒

电机性能:120kW、250 牛米永磁同步电机

因为车子在手上时间有限,所以这次我把它当做了「代步车」,而非「试驾车」,没有系统性的记录续航里程等数据,也没有特意做做严谨的高速续航测试(不过我也开着它跑了一趟北京郊区)。所以这篇文章,更像是体验日记,而不是评测。

几何 A、Aion S 是被公认针锋相对的两台电动车,但它俩的产品思路却大相径庭,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Aion S 坐进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气豪华,而几何 A 更激进,充满了对于新技术、新交互模式的探索。

不能说这两种思路谁更好,但是在 2019 这个时间点上,它们却都让人看到中国品牌对电动车品质升级做出的努力。

我算是比较爱尝鲜的,所以对几何 A 的这套思路,我还是挺能接受的。

拿到车的时候电量已经不多,所以直奔工体的国家电网充电站,最终到达时剩余电量已经不足 2%,表显剩余续航不足 10km。不过在电量不足时,似乎几何 A 并不会限制动力输出。

(这位北汽新能源车主,在充电时不忘小憩一下)

还有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如果没记错的话,在我开过的电动车里,几何 A 的电量 SOC 应该是唯一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这很工程师思维,但确实没必要。IMG_5523

在国网 60kW 快充桩上,我们用 51 分钟充入了 30.28 度电,此时表显剩余续航 250km,剩余电量 61%。

IMG_5528

作为「电动车」的几何 A:一次周末自驾游

接下来的半天里,这辆几何 A 被几个同事轮番做了高强度动态和静态体验,又经历了堵成姨妈红的东三环晚高峰,当我第二天(周六)中午准备开着它出发去延庆时,剩余续航已经掉到了 200km 出头,而这 40 多 km 续航,只行驶了 20km 的实际里程。

我的目的地是在网上还挺火的「奥伦达部落」,位于延庆古崖居,从东三环劲松出发,单程距离约 110km(避免收费的路线)。

IMG_6270

200km 的剩余续航肯定无法顺利往返。但我早就被各种电动车调教得没了里程焦虑症,所以一路随缘。

几何 A 的车机有一点比较好:在导航路径的基础上,我用语音对它说「帮我搜索沿途充电桩」,导航界面会持续显示出所有搜索结果,一路上,我可以随时决定去哪儿充电,非常适合我这种「看心情」的玩家。

IMG_5583

从上图可见,我要去的目的地附近也有充电站,不过我不确定它是不是「薛定谔的充电桩」,所以当开到八达岭奥莱附近时,我选择「进站充电」,此时我已经开了约 60km,表显剩余续航 127km 左右。这一段路程,掉电情况比较乐观,基本保持在 1:1.2 之内(实际行驶: 表显掉电)。

插枪、逛街,这次几何 A 用 49 分钟充入了 31.66 度电,剩余电量已经攀升到了 91%,剩余续航也有 375km。

IMG_5590

从用时来看,这次充电比前一天效率更高。从 30%多充到 79%,用了 34 分钟,已经基本接近官方给出的「30 分钟 30%-80%快充」的指标。

IMG_5585
更让我深感欣慰的是,从 79%充到 91%,也只用了 15 分钟。在 80%-90%这个区间,实时充电电流还能跑到 72A,90%时,也能达到 48A。如果以功率计算,约 28kW 和 19kW。

IMG_5589

为什么我看重这个指标?因为对于长途+高速的场景来说,80%以后的充电速度也非常有用,尤其是当你的 NEDC 续航本来就不高时,更快的 80%-90%充电速度,会帮你节省不少时间。

那又为什么会对几何 A 欣慰呢?那是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某新造车团队的 SUV,在这方面曾经让我生无可恋,此处就不点名了,有图为证:

IMG_6271

从 SOC 77%充到 93%,用时 47 分钟……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郊游,400km+的 NEDC 续航还真是必须的,这样至少至少能保证 250-300km 的实际续航能力,也不会因为电池组容量较小而影响快充速度。

当我看到仪表盘上 375km 的剩余里程时,内心非常踏实,我的「郊县天王」之路更顺畅了……

IMG_5592

到了目的地才发现,地图上标注的充电站还是非常靠谱的,几十根桩、有快充有慢充,不过我的剩余电量足够回到城区,也就没有再进行充电。

IMG_5605

IMG_5596

(目的地,一水儿的美式小别墅)

IMG_5612

通过第二天一早的仪表盘数据计算,在八达岭奥莱充电之后,我一共跑了 185km,消耗了 45.2%的电量(约 23.5kWh)。这 185km 包括了郊区道路、山路、城区普通道路和城区环路,平均电耗应该在百公里 12-13kWh 左右。

IMG_5626

聊聊几何 A 的驾驶感受。一开始我其实没对它抱太大希望,但实际开下来的感觉是,这套底子还是很可以的。整车有一定的行驶质感,悬挂没有过分的软,而是有一定的韧性,稍微激烈驾驶,也不会让我觉得心里没底,总体来说,不会给人廉价感。

几何 A 的方向盘直径比较小,这一点很像 Model 3,属于「操控友好型」设定。

120kW 功率的永磁电机在国产电动车里属于中规中矩的,动力没什么惊喜,日常代步超车够用。蔚来和特斯拉的性能,是不会让你用这个价位买到的,当然你也别做见谁秒谁的梦。牺牲对加速性能的追求,换来更好的能耗和续航里程,对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来说,不管怎么想都是合算的。

总体来说,在「电动」层面,几何 A 给我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

在「车」这个层面,挑几点想说的:

1. 内部空间确实没 Aion S 大。

2. 环保材质座椅,是我喜欢的菜,但显然不能让所有人喜欢。

3. 没有像特斯拉等产品一样取消车内启动按键,但你仔细看这个按键,又和传统车的「start/stop」不一样,它把自己定义为「电源键」:

IMG_5640

4.console 上的透光触控按键,夜晚效果很炫酷,但在白天实在看不清,顺便连档位显示也看不清了。

IMG_5622

几何 A 的智能配置用起来怎么样?

那么在「智能」的层面呢?

关于这部分,其实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说了很多。几何 A 的大胆和激进主要就集中在车内人机交互方面,交互介质分为三种:一块 4.2 英寸的仪表屏、一块 12.3 英寸中控屏,再加上高配车型上的一块 8 英寸 W-HUD 抬头显示。

59ded04f8306d157e30b463ac9a651b1

实际用下来感觉怎么样?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不太舒服的地方。前一阵我写过一篇名为《HUD:路在何方?》的文章,就引用过几何 A 的例子,它的这块 HUD,确实在清晰度和显示内容上做得比较好,同时也和那块小仪表屏做到了信息显示上的互补。

IMG_5572

但是仪表屏就有点问题。首先,因为屏幕尺寸较小,所以它比我们常见的液晶仪表要「矮」很多,驾驶时如果要看仪表盘,就要把视线更多的下移,往小了说叫「别扭」,往大了说叫「影响行车安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是建议买标配 HUD 的高配车型。第二,这块仪表屏不仅具有信息显示的功能,一些功能设置的操作也要通过它配合方向盘按键来完成,比如对驾驶辅助系统的设置。但是操作逻辑有点儿拧巴,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

IMG_5547

(较小的仪表盘,视觉位置也相对较低)

IMG_14721

(仪表盘上同时集成了一些车辆设置功能)

那么有意思的问题来了,如果这块小仪表盘和 HUD 只能二选一,拿掉谁,留下谁?

12.3 英寸大屏搭载的实质上是吉利那套 GKUI 系统,不过针对几何 A 和电动车的特性,在界面和功能上做了一些针对性设计。在最基本的导航等功能上没太大问题,但音乐曲库不太完善,一些想听的歌翻唱版本居多。另外,车机的智能化程度、和车辆的整合度,这两点个人认为还有提升空间。

IMG_5611

我拿到的这台顶配几何 A 也带有 L2 级别自动辅助驾驶,传感器采用 3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以及 6 个摄像头的方案,在这个价位上属于比较舍得「堆料」的。

在功能和体验上,它的优点是系统的激活不受车速限制,可以实现低速拥堵场景下的自动跟车和车道保持,另外车子在车道保持状态下,系统的横向控制比较稳定,属于一套「可用」的 L2 系统。不足的地方主要是系统人机交互层面,比如在行驶状态中,你没办法在 ACC 和「智能领航系统」(ACC+LKA)之间切换,只能停车,然后通过方向盘按键和仪表盘操作,另外,在「智能领航」模式下,如果系统检测到完整车道线,会自动进入车道居中保持状态,决策权不在驾驶员手里,除非……停下车,把驾驶辅助切换到 ACC 模式。而更多同类产品的逻辑,是在方向盘上设计一个智能领航系统(车道居中保持)的开启按键。

WechatIMG29

(图片来源:42 号车库)

通过以上这三千多字的体验介绍,可能你会明白几何 A 的产品思路:想努力把一些激进、创新的元素放进来,但这种激进是相对的,它比吉利以往所有电动车产品都要大胆,甚至在国产电动车里横向比,也算标新立异的,但是它又不像 Model 3 一样走绝对激进路线。

ORG_DSC06995 2

当然,大胆创新意味着用户体验要同步跟上,这恰恰是传统背景造车企业和特斯拉的差距之一。在创新技术的用户体验方面,几何 A 做的还不是那么完善,几何品牌后面的产品,应该会更加成熟。

但退一步说,作为一辆「电动车」,几何 A 是能拿到一个不错分数的,在创新技术之外,这才是它真正的销量保障。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