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 S01 白车身下线,我们也首次探访了他们的金华生产基地

· Nov 05, 2018 333

最近零跑汽车的新闻有点多,他们先后向外界传达了关于三电、营销等方面的信息,在上周,我们 GeekCar 又被邀请到他们在浙江金华的生产制造基地进行参观。 这次工厂参观的契机是零跑首款量产车 S01 白车身的下线,对于初创团队造车来说,这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里程碑。 零跑金华工厂位于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里,从这个名字你就能看出来,当地政府对于新能源车事业有多支持。在从酒店到新能源小镇的路上,我还看见不少销售新能源车的店面(不是卖低速电动车的)。 严格来说,金华的新能源小镇目前还处于建设阶段,零跑工厂也是如此,展现在我们这些媒体面前的工厂只能算是「半成品」,厂区绿化还没有做,厂房目前也只有车身焊装车间完工,生产线组装调试完毕。 敢把这样的状态展示给媒体,零跑还是很「实在」的。 先用一些篇幅介绍介绍零跑在金华的这个工厂。按照官方说法,它的标准叫法应该是「零跑汽车金华智能制造基地」,总占地面积约 551 亩(合 36.7 万平方米),一期规划产能 5 万辆,同时也预留有产能扩充空间,最终可以达到 25 万辆的年产能。 2017 年 7 月,工厂正式开工,2018 年 6 月完成结顶,7 月,设备开始进厂调试,预计到 2019 年第一季度,工厂全面完工。而 2019 年一季度也是零跑预计的 S01 量产下线的时间节点。 整个工厂规划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三电生产共 5 个工艺车间,自动化率 95%。 引用官方资料,五大车间的工艺亮点如下: 冲压车间:配备自动连续高效冲压水线,由机器人输出,全面实现自动化生产; 焊装车间:采用 75 套国际一流品牌自动机器人,焊接主线实现柔性生产,最多可适配 4 个平台;车顶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及设备;白车身输送全部采用滚床滑撬形式; 涂装车间:采用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水性漆高环保工艺,配备进口机器人达数十套; 总装车间:采用进口机器人涂胶、安东系统、MAS 系统及进口检测设备; 三电车间:电机电控、电池模组均采用自动化单体设备生产,保障全封闭洁净车间生产。 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因为现在零跑还没拿到电动车生产资质,所以在初期,车子的总装部分不在这里完成,而是采用是工模式,让已经获得资质的车企代为总装。 说说我看了一圈焊装车间之后的感受。因为在此之前刚去江淮蔚来的工厂参观,所以对比来看感触还是挺多的。简单来说,零跑工厂看起来确实不如蔚来的工厂那么高大上。不过这也好理解,零跑走的并不是高举高打的路线,他们也不可能像蔚来一样投入巨资建厂。官方说法是,零跑工厂的总投资约 20 亿。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对此也有自己的解释,他觉得零跑工厂的资金利用效率比合资车企更高,也就是花了更少的钱办了同样的事儿。 钱多钱少,都有各自的玩法,这一点无可厚非。 再来聊这次活动的另一个「主角」——零跑 S01 的白车身。 零跑的工作人员特别希望在场媒体拍下 S01 白车身上秤称重的照片,满足他们: 从图上可见,白车身重量 215kg(称出来是 225kg?),而 S01 整车重 1240kg,在整车重量中占比 17.3%。 看起来零跑很满意他们的白车身轻量化工作。不过事实上,考虑到成本、制造难度以及后期维修便利性,S01 并没有采用全铝车身,主要还是高强度钢。官方给出的数字是,热成型及高强度钢材使用比例超过 70%。 朱江明说,他们更愿意把轻量化这件事看做是一个系统化工程。言外之意,除了白车身减重,整车其他零部件的减重也能让整车重量下降。比如他们的 Heracles 一体化电驱总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减重。 另一方面,零跑比较得意的还有 S01 所采用的 S 平台对于电池包空间的设计,因为这是一个专为电动车设计的平台,所以电池包可以做到占整车宽度 80%。在电池包空间布置最大化的同时,S 平台在设计时还考虑了电池箱体结构对车身结构的设计加成,同时围绕乘员舱和电池包设计了钢化笼式结构。 零跑 S01 是这个品牌的第一款量产车,定位为双门 Coupe,会有一些智能化配置,例如自动泊车、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功能、语音交互等等。续航里程方面,分高低配续航版本,低续航版采用 18650 电池,长续航版将会采用 21700 电池,最大续航里程 460km。 有意思的是,在零跑新闻稿里,我看到这么一句: 从成立至今,零跑汽车已自主研发了 3 大整车平台及「 三电」 系统、智能网联系统、自动驾驶系统 3 大核心技术,获得 132 项已授权专利技术,是全球继特斯拉之外第二家拥有智能电动车完整自主研发能力的整车厂家。 平时喜欢看造车新势力新闻的同学应该还有印象,蔚来创始人李斌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全球具备电动车完整自主研发能力的只有特斯拉和蔚来…… 先不管怎么和特斯拉比较,距离零跑给 S01 设定的量产下线日期只剩下四五个月了,对他们来说,这应该是一段很关键的时段。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这家公司不仅想做对标 BRZ、MX-5 的电动车,还要自研自动驾驶芯片

· Apr 19, 2018 333

今年的北京车展不只是传统车企的舞台,对于新造车团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因此,在车展之前的这段时间,新造车团队密集发声。 一系列的发声从今天的零跑汽车开始。今天,他们在北京举行媒体沟通会,创始人兼董事长朱江明详述零跑造车的初衷及逻辑。而更重要的一个信息点是,零跑宣布和安防巨头大华股份联合研发 AI 自动驾驶芯片。 零跑汽车是谁? 即使是长期关注新造车领域的同学,可能对于零跑汽车这家公司也相对陌生。确实,相比那几个大家熟知的公司,成立已经 34 个月的零跑汽车相当低调,直到最近一年才有一些对外宣传,并且在去年 10 月份发布了自己的首款量产车——一辆两门四座硬顶跑车 S01: 从这张图表,可以看到 S01 的性能和定位会对标丰田 86、斯巴鲁 BRZ 以及马自达 MX-5: 有必要再介绍一下这家公司的背景。实际上,它和刚才提到的大华股份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朱江明有工程师背景,他是大华股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大华股份的副董事长和 CTO。 而朱江明和大华董事长傅利泉一起创立的大华股份,目前是全球安防监控领域排名第二的公司,作为一家 A 股上市公司,目前市值 800 亿人民币。 2015 年,朱江明创立零跑汽车。或者换句话说,大华这家做安防监控和可视化的公司,进入了智能汽车领域。 至于原因,在朱江明看来主要有三个: 1. 汽车市场的蛋糕足够大; 2. 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是一定的; 3. 目前的汽车行业,中国公司做的并不算好,但是在家电、通讯等行业,中国公司在全球都非常有优势。 目前零跑的主要团队来自大华及华为,80%的员工是研发人员。 朱江明把零跑造车划到「IT 人造车」的范畴里,而非汽车人造车或互联网造车。 然后再来聊聊零跑和大华的合作 这两家公司宣布达成合作,其实还是自己人跟自己人玩的意思。 这相当于零跑要自研自动驾驶芯片。上一个这么做的公司,是特斯拉。 如果是一个纯粹的新造车团队,其实很难具备芯片级的研发能力。之所以零跑愿意这么干,还是因为大华的技术积累——他们自己能做芯片,同时在视觉领域有非常深的积淀。 朱江明的 PPT 里直接打出这句话:「我们不需要 Mobileye 这样的供应商,我们自己就是做这个的。」按照他的话来说,当其他新造车团队还在考虑用 Mobileye 还是地平线的方案时,零跑考虑的是基于德州仪器的哪个平台去开发,「零跑自己就能完成从嵌入式算法到芯片的全过程」。 零跑之所以自研芯片,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在朱江明看来,智能汽车本质上属于电子产品,而作为一个电子企业,如果只做外壳,核心模块外购,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这一点可能是受到华为模式的影响——既做芯片,又做手机。其次,作为一家新造车团队,零跑也借鉴了特斯拉的自研模式。(零跑自研的电动车零部件)而自研芯片也意味着零跑实现了对于自动驾驶感知、决策、执行层面关键技术的自主化覆盖。他们在智能驾驶上的研发成果,未来也有可能向其他厂商开放。 除了智能驾驶层面,零跑在三电系统、整车平台、智能网联系统方面也是坚持走自己研发的路线。 回到造车这件事上 看到这儿,你可能也会有这个疑问:说什么自动驾驶,零跑的车到底造的怎么样? 零跑的整车工厂位于浙江金华,今年 5 月封顶。按照零跑副总裁赵刚的说法,S01 这款车的 SOP(量产)会在明年一季度开始。 零跑规划了三个不同的整车平台(分别命名为 S、T、C),今年广州车展上,他们会发布基于其中两个平台的三款量产车,并且在明年年内实现量产。其中一台就是基于 S 平台的 S01,另外两台是基于 T 平台的 A00 级电动车,分别为四门和两门车型,车长在 3.6 米以及 3 米左右。 这个节奏可能超过了绝大部分人的想象。毕竟,哪怕是量产一款车,对于新造车团队来说,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种坑。 朱江明的信心还是来源于大华的「底蕴」。「大华有七万多种生产物料,产品也多种多样,从供应链角度来说不比汽车行业简单。」不过,似乎整车生产制造也不能仅仅从零部件数量角度去衡量难易。至于零跑在这方面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还有待时间检验。 S01 并不是一辆走量的车,他们的目标是在 2019 年完成一万台的销量,真正走量的还是 T 平台的两款车,以及接下来基于 C 平台的包括 SUV 在内的更多产品。 有意思的是, 因为大华的安防领域背景,零跑对于「摄像头」这事儿很有心得,他们甚至会把每辆车的生产制造过程通过监控拍下来,向车主提供。(另一种意义上的「透明工厂」?)很多业内同学对零跑这个团队的印象是风格比较实在,深受大华和华为的基因影响,走技术路线。但是劣势也显而易见——没造过车。 所以零跑造车的故事就变成了:不缺钱的技术宅能不能造出靠谱的智能电动车?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