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公司发布 2017 年「自动驾驶排名」:通用第一,特斯拉垫底

· Jan 17, 2018 333

不知不觉,2018 年的 1 月份已经进入下旬,汽车圈内的各类「 颁奖」、「 排名」 也已接近尾声。不过,这篇文章并不想和你聊哪辆车又获了什么奖,而是 2017 年度各大公司的「 自动驾驶排名」。 最近,每年都要搞一次自动驾驶大评比咨询公司 Navigant Research,根据 2017 年各家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做了一个新版 「 排名」。这份报告的起售价为 3800 美金,企业用户购买需要花 5700 美金。 当然,我们并没有买,而是研究了一下 Navigant Research 放出的免费版本。下面进入正题… 这份报告是围绕一张图表展开的,先看图: 图表的横轴代表「 战略/策略」,纵轴代表「 执行」(可以理解为落地速度)。 评判这些公司的维度包括:愿景、市场化策略、合作伙伴、量产策略、技术、销售、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产品组合等等。 自动驾驶领域公司众多,Navigant 公司并未追求「 全」,而是列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联盟。 这些公司被分为四类:领导者、竞争者、挑战者和追随者,下面列出这四类公司具体都包括哪些(排名分先后)。 领导者:通用、福特、Waymo、大众、戴姆勒-博世、雷诺日产联盟、安波福、宝马-英特尔-FCA; 竞争者:沃尔沃-Autoliv-爱立信-Zenuity、PSA、Navya、百度-北汽、捷豹路虎、丰田、现代; 挑战者:Uber、特斯拉、本田和苹果; 追随者:无。 从横坐标「 策略」 来看,前三名分别为:通用、福特和大众。 从纵坐标「 执行」 来看,前三名分别为:通用、Waymo 和戴姆勒-博世。 综合排名来看,前十名玩家为:通用、Waymo、戴姆勒-博世、福特、大众、宝马-英特尔-FCA、安波福、雷诺-日产联盟、沃尔沃-Autoliv-爱立信-Zenuity、PSA。很遗憾,特斯拉没有上榜… 单看今年的排名没什么意思,在此拿出去年的排名: 去年,Navigant 发布这份报告后,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毕竟其中包含了世界上最知名的公司,又是最火的自动驾驶领域。看着这份报告,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各种洋洋得意、各种打抱不平,一时间全都出来了。 对比今年和去年的排名,你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信息: 1. 通用 通用是绝对的第一名,无论是产品落地速度还是口号,都激进得不像一家传统车企。 为了加码自动驾驶,通用收购了自动驾驶创业公司 Cruise 和激光雷达公司 Strobe,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共享用车业务 Maven。(缺什么就买什么的节奏…)为了加速自动驾驶版 Bolt 的生产,通用专门建了一条产线: 前两天,通用还发布了 Cruise AV 无人车,计划在 2019 年量产: 无论是路测进展,还是无人车制造,通用可以说是跑在了所有公司前面。(当年收购 Cruise 公司的 10 亿美金没白花…)2.Waymo 众所周知,Waymo 擅长的是「 软件」,但是在「 制造」 和「 管理车队」 方面缺乏经验。 从谷歌分拆出来之后,Waymo 选择和传统车企 FCA 合作,路试车使用了 Pacifica。另外,Waymo 还和安飞士、AutoNation 和 Lyft 达成合作,进行自动驾驶路试。(缺什么就合作什么…)去年 11 月,Waymo 让一辆真正的无人车上路进行测试,并计划在 2018 年上半年在亚利桑那州用无人车向公众提供出行服务。 无论怎么看,通用和 Waymo 都是第一名。Navigant 公司也预测,第一个使用无人车提供出行服务的不是通用就是 Waymo。 有意思的是,Waymo 从谷歌分拆出来才 1 年,公司技术积累已经 9 年,而通用已经 109 岁了。 这就是自动驾驶技术为「 野蛮人」 带来的新机遇。 3. 福特 福特从去年的第一名,下滑到了今年的第四名,不是因为福特战略失误,而是通用和 Waymo 发展太快了。百度和北汽合作之后,已经从 2016 年的「 挑战者」 晋升为「 竞争者」,上了一个档次,这里面更像是对于百度 Apollo 计划的认可。 4. 苹果 苹果的保密工作一直做得很好,排名不靠前一定程度上受此影响。 目前,我们已知的就是苹果申请了加州自动驾驶路试牌照,路试车已经上路开始测试。 虽然进展上我们能看到的并不多,但是你要知道苹果的市值是 9000 亿美金,现金储备超过 2500 亿美金。所以并不需要讲故事,和特斯拉形成鲜明对比。 2500 亿美金是什么概念呢,对比一下通用 630 亿美金左右的估值,你就知道苹果公司有多有钱了,所以千万不能小瞧苹果。 缺乏制造经验?缺乏车队管理经验?反正我有钱,大不了买买买,招人招人招人…但是,时间不等人。 5. 特斯拉 特斯拉排名靠后,但毫无疑问,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在量产车中是领先的。 按照 Elon Musk 的计划,所有的特斯拉车型都能依靠摄像头和雷达实现全自动驾驶。 无论能不能实现,至少可以这么说:画这么大一个饼,和支撑其高股价有关。 特斯拉和 Mobileye 分手后,Autopilot 的迭代并不顺利,频频跳票。再考虑到 Model … 继续阅读

iOS 11 更新后,CarPlay 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 Sep 25, 2017 333

上周三,苹果正式推出新系统 iOS 1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多人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更新。大家对于 iOS 11 的评价或许褒贬不一,不过我相信新系统带来的一项改变有些人可能还没注意到,那就是 CarPlay。 功能布置更合理的 UI 与之前的系统版本相比,iOS 11 为 CarPlay 带来了全新的 UI 设计。尽管整体布局并没有发生颠覆性变化,但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难。左下角 home 键上方的信号显示标识由点状换成了塔状,同时路标信息也与行驶距离、剩余时间、总里程信息分离开来。(iOS 11 系统的 CarPlay)另外,与旧版本的 CarPlay 相比,新系统在屏幕左边还添加了一些常用 App 选项,用户可以直接点击切换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先点击 home 键再进行操作,一直被人吐槽切换效率低的设计终于被替换。同时,全新 CarPlay 上的苹果自带地图还增加了路线导航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箭头指示直接选择车道。在这一点,苹果终于算是追上了 Google Maps。(旧版 CarPlay)其实如果从信息直观显示角度出发,苹果这一次不仅仅在 CarPlay 中添加了 App 选项,他们还为这些 App 添加了通知选项,即强迫症们忍受不了的小红点。 更智能的导航算法 除了 UI 发生了一些变化之外,iOS 11 系统下,苹果对于全新 CarPlay 的导航算法也进行了升级。无论是监听模式还是现场反馈,经过调整过后的 Siri 都与 iPhone 上的使用体验更加贴近。导航模式下,Siri 还会为用户提供车道选择语音提示。另外,iOS 11 系统下的 CarPlay 还添加了限速提醒功能。其中提醒更新速度非常快,当用户驾车通过限速标志之后限速信息会快速变化。 同时,苹果这一次还在 CarPlay 中开发了一套隐藏手势,用户可以通过双击或者长按信号强度指示栏的方式完成屏幕截图。 如果你之前使用过 CarPlay 就会发现,系统会向用户主动推荐最短路线。而在 iOS 11 系统的 CarPlay 当中,除了最短路线之外,其余路线也会呈现在屏幕中供用户自由选择。 整体而言,iOS 11 系统对于 CarPlay 最大的改变就在于地图导航上的使用体验,全新的 UI 设计让交互界面更加成熟,而升级后的导航算法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 CarPlay 的工作效率。仅就这两点而言,iOS 11 绝对做出了不小贡献。在与 Android Auto 的竞争当中,苹果再一次成为了率先出招的那位,接下来期待的或许就是来自于 Google 的反击。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将汽车变成 Airpods?苹果注册 V2V 无线蓝牙传输专利

· Aug 18, 2017 333

最近,苹果公布了一项专利文件,他们研发了一套短距离无线蓝牙技术帮助车辆之间实现通信,同时大幅降低汽车的事故发生率。通过这项技术,汽车可以扫描周围环境,同时与其他车辆的传感器或者 GPS 系统进行通信。当有救护车或者其他车辆经过时,用户可以在自己车内的仪表盘上收到经过车辆信息。 根据这项专利文件的描述,苹果暂时并没有打算将这项技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他们更希望这项专利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替换盲点监测系统。当然,仅仅凭借一项专利无法断定苹果下一步会如何行动,事实上相当一部分的专利最终都没有实现商用化。 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有公司提出过 V2V 技术,博通曾进行过尝试,而高通也开发过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Wi-Fi、3G 以及 4G LTE 标准。V2V 技术可以检测路上车辆的行驶数据以及位置等数据,同时不受基站的限制,实现数据在车辆之间进行无线传输。一旦用户没有意识到道路上的一些危险,V2V 技术将会直接对用户进行预警提示,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NHTSA 提供的数据显示,V2V 技术可以避免 80%的非酒精交通事故,他们还计划未来采取强制措施让所有车企为旗下车型标配 V2V 技术。 今年 6 月份的 WWDC 大会上,Tim Cook 曾承认,苹果正在研发自动驾驶系统,同时自动驾驶今后很有可能成为苹果的核心技术。一旦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普及,CarPlay 系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对于苹果而言,自动驾驶系统的长研发周期以及高技术门槛一定程度上为他们带来了困难,而 V2V 技术所用到的无线传输方案则更有利于苹果发挥自己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 有趣的是,这项 V2V 蓝牙传输专利的发明成员之一,此前还曾担任过 iOS 系统的蓝牙工程师。因此,我们不难猜测,苹果将他们在手机研发过程中学到的经验用到了这一次的 V2V 专利当中。说不定,正是 Airpods 无线耳机不错的市场反响给了苹果信心。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苹果、谷歌玩自动驾驶,租车公司却成了重要配角,这是怎么回事?

· Jun 29, 2017 333

这两天,自动驾驶行业以及科技圈发生了两件有意思的事儿: 1、Waymo 与租车公司 Avis 达成合作,Avis 将为 Waymo 的无人驾驶测试车队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 2、苹果与租车公司 Hertz 也达成了合作,苹果将向 Hertz 公司租用一批雷克萨斯 RX450h 车辆进行无人驾驶测试。 两家同在硅谷的科技公司不约而同与租车公司达成合作,仅仅是巧合吗? Waymo 替无人驾驶车队找了位管家 不要以为无人驾驶车就不需要维修保养了,而这正是 Waymo 和 Avis 合作的核心所在。与家用车相比,无人驾驶汽车的使用率要高得多,而这对于车队后勤保障的效率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 Waymo 的自动驾驶测试车队规模有上百台车之多,而且他们都不是电动车,所以维修保养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Waymo、Avis 达成合作后,Avis 的工作人员将会定期对 Waymo 位于凤凰城的无人驾驶测试车辆进行清洗,同时更换机油以及轮胎,完成基本保养。当然,所有关于自动驾驶系统的硬件依然归 Waymo 负责维护。Waymo CEO John Krafcik 说,由于有更多乘客选择使用无人驾驶车队,因此测试车型的维护保养问题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对于 Waymo 而言,Avis 可以帮助他们打理自己并不擅长的车辆后勤保养问题。另外,Waymo 还可以借鉴 Avis 的租车网络持续扩大自己的无人驾驶车队规模,节约很多隐形成本。 看到这儿,很多人一定会问,Waymo 以前不是与 Lyft 有过合作吗?这一次,Avis 是否会跟 Lyft 形成竞争?其实,根据 Waymo 的描述,他们与 Avis 的合作并不具备排他性,因此上面的猜测也就无法成立了。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通过与 Waymo 的合作,Avis 也受益很多。一方面,他们可以获取一个新盈利点,将业务拓展到无人驾驶汽车的维护管理环节。而另一方面,Avis 这一次也可以借机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盘活他们遍布全球的租车网络。 苹果向 Hertz 租用测试车辆 无独有偶,除了 Waymo 之外,苹果最近也与另外一家租车公司 Hertz 达成了合作。加州 DMV 最近公布了一项数据,苹果从 Hertz 旗下的 Donlen 车队租用了 6 辆雷克萨斯 RX450h 用于无人驾驶测试。其实早在今年 4 月份,苹果获得加州 DMV 颁发的无人驾驶牌照时,就有资料显示 Hertz 向苹果出租了测试车辆。(一定是苹果摇不到加州小客车指标……)而随着这一次消息一出,Hertz 的股价创下了两年之内的最大涨幅。 仔细分析就会明白,同 Waymo 与 Avis 的合作相比,苹果与 Hertz 的合作内容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1,Avis 并不负责为 Waymo 提供测试车辆,而苹果选择向合作伙伴租用。(这一点,Waymo 还是要感谢一下和他们合作的 FCA)2,Waymo 要求合作伙伴负责测试车辆的后勤保养,而苹果并没有在合作当中提及这一点。 之所以造成第二点差异,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苹果的测试车队规模很小,毕竟 6 辆 RX450h 的维修保养并不会耗费很大精力和资源。不过,一旦日后苹果的无人驾驶测试车队继续扩大规模,相信他们迟早会将车辆维修保养工作交给 Hertz 负责。 从苹果的态度来看,他们并不急于像 Waymo 一样与主机厂合作,测试车辆也一直以租用为主。当然,我们相信「 差钱」 这件事绝对不是苹果这么干的理由,采用相对闭环的商业模式,确保技术成功率似乎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而两家科技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与租车公司合作,恰恰证明了汽车行业与科技行业还是存在很大差异性,诸如维修保养以及租车网络运营等问题对于 Waymo 以及苹果而言无疑是一块技术门槛,而租车公司恰好可以帮助他们补上这块短板。 从刚才提到的这两次合作当中可以看出,随着自动驾驶时代逐渐迫近,整车产业链中各家公司的合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科技公司还是租车公司,他们都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戏份。这也就意味着,自动驾驶行业打开的这段窗口期,不仅可以带来一个全新的交通出行模式,整车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的分工也将进行一个重新洗牌。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库克承认苹果正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 Jun 15, 2017 333

很早之前,关于苹果制造自动驾驶汽车的传闻就开始在网上扩散,只不过 Tim Cook 从来都没有直接承认过这项传闻。而就在上周的 WWDC 大会上,他却说,自动驾驶今后很有可能将会成为苹果的核心技术。 Tim Cook 说,「 尽管自动驾驶可能是有史以来技术难度最高的人工智能项目之一,但苹果依然期待这项新技术的到来。未来,我们将会专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毫无疑问,自从今年 4 月份在加州获得了自动驾驶测试许可之后,苹果一直都在进行自动驾驶研发工作。现在唯一的悬念就是,苹果打算如何利用他们的技术。Tim Cook 一直拒绝回答他们是否会自己造车,他认为,苹果关心的是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他们并不想透露在产品层面上苹果将会采取什么行动。 目前,苹果一直都在基于雷克萨斯 RX450h 打造自动驾驶汽车,而这也让人们认为,他们想要和 Waymo 采用同样的战略,只负责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而不涉及造车业务。 当然,尽管现阶段苹果在自动驾驶研发方面暂时落后于特斯拉、Waymo 等竞争对手,但他们手中掌握的资源足够自己实现目标。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在硅谷又会发起新一轮的自动驾驶研发竞赛。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为什么谷歌、苹果不约而同选择这款车?

· May 05, 2017 333

几年前,丰田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雷克萨斯 RX450h 被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买去改造,最终变成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并且成为谈论此类技术的众多文章里的配图。 前几天,有人在美国抓拍到了苹果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巧合的是,他们所用到的车辆也是老款雷克萨斯 RX450h,而且还是三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谷歌、苹果不约而同的选择了 RX450h?科技公司测试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时,对于测试车的选择又都有哪些讲究? 最容易想到的一个原因:看到 RX450h 是一辆 SUV,很多人会觉得 SUV 空间大,有足够的空间来安放无人驾驶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谷歌无人驾驶项目最早使用的是丰田普锐斯,当时后备箱里是这样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谷歌无人车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注:上图是谷歌 2010 年的普锐斯,下图是 2012 年 RX450h): 前段时间,我去试乘了德尔福改装的奥迪 SQ5 自动驾驶汽车,几乎看不出是一辆改装后的车,后备箱很平整,计算机被藏在备胎位置。 其实,不同公司的无人驾驶系统「 原始程度」 也不太一样,比如福特 Fusion 无人车的后备箱里是这样的: 另外需要提出的是,无人驾驶系统的传感器、升级后的传动机构,也需要一定空间。 所以一辆用于测试的无人车,还是对「 空间」、「 尺寸」 有一定要求的。 空间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熟悉雷克萨斯车系的同学会发现,RX450h 是一辆混动车,难道是谷歌、苹果为了省油?答案当然是 no。由于谷歌、苹果做的是更为高阶的无人驾驶,使用了大量传感器和高性能计算机,所以,耗电量是很大的。 Navigant 公司分析师 Sam Abuelsamid 说,「 燃油车的 12V 系统最大输出功率是 2.5kw,现在大部分汽车都是如此。Level 4 及以上的无人驾驶系统,则至少需要 48V 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看到这位分析师所言,我特意查了查 Velodyne HDL-64E S3 激光雷达的功率,结果只有 60 瓦。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套无人驾驶系统中,传感器倒不是用电大户,计算机系统才是。 所以,「 电」 对无人驾驶测试车来说,也非常重要。混动车、电动车能提供相比燃油车更高的电压等级。如果要改装一辆燃油车,则需要额外再加一台发电机用于给无人驾驶系统供电,增加了改装难度。 除了 RX450h 之外,很多公司的测试车都选择了混动车型,比如福特、Uber 使用了福特 Fusion(即国内的混动版蒙迪欧),英伟达使用了混动版林肯 MKZ。(其实这两辆车是同平台打造的,电子和机械系统相似度很高)还有一件事能证明「 电」 和「 空间」 很重要:丰田研究院在 2 个月前发布了首款 Level 4 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车型是雷克萨斯 LS600hL(一辆旗舰级混动车型)。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 另类」 的公司,选择小车作为无人驾驶技术测试车,比如日产用的是 Leaf。 作为一款电动车,自带高压电,给无人驾驶系统供电不成问题,但两厢车后备箱小了点。从下面这张图中可以看到,改装后的 Leaf 的后备箱被塞的满满当当。 和日产类似的例子,还有国内百度和奇瑞合作改装的奇瑞 eQ,新加坡 nuTonomy 公司改装的雷诺 Zoe,都是两厢电动车。 技术层面,对车的「 熟悉程度」 是另外一个因素,因为如果不和车企合作改装的话,需要「hack(侵入)」 某些控制系统。 举例来说,过去很多人热衷于把一辆普锐斯改装成一辆插电版普锐斯。或许是由于「 易改装」 的特性,让谷歌最早选择了普锐斯作为测试车。如今,那些尚未和车企达成合作的,「 私自改装」 的自动驾驶公司,在选择某款车测试车时,这是必须要考虑的一点。 聊了这么多「 选车」 的问题,必须要指出的一点就是,车企做自动驾驶测试一定会用自己的车,比如前面提到的丰田用了雷克萨斯 LS600hL,通用选择了雪佛兰 Bolt、沃尔沃用了 XC90 等等。 在未来几年,我们依然会看到各式各样的测试车满大街跑。不过最终技术成熟时,这些车也会完成自己的使命,最终形态的无人驾驶汽车出现,比如谷歌的呆萌小车就是个例子: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苹果 CarPlay 可能会更好用了,但是它的槽点依然很多

· Feb 14, 2017

苹果在三年之前推出了 CarPlay 车机手机互联系统,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车子开始搭载这套系统,它慢慢成为各个汽车厂商「讨好」年轻消费者的必备配置。 CarPlay 的出现有必然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科技公司慢慢看到了汽车行业内的巨大机会,而在用户端,我们对于移动互联的需求越来越强,这种需求顺理成章的延伸到「驾驶」这个场景里。而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在车内互联、车内娱乐系统的研发上,有的车厂不思进取,有的车厂倒是知道努力,但做出的东西总是不好,这给了科技公司进入这个领域的可能性。当然,也有一些客观因素制约了整车厂在这方面的提升,比如,一台车的研发周期和生命周期都过长,这和移动互联网的日新月异完全不搭调。 于是,CarPlay 这样的东西一出来,在三年之前还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业内对于苹果这样的科技公司的「入侵」,显得既恐慌又期待。看看 CarPlay 现在在新车里的普及速度,你就能明白它的威力了。 但是,你以为它用起来就很完美吗?相信用过的同学多多少少都有点体会:CarPlay 绝对不是一个 100 分的产品,它还有特别多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是内容上。虽然我们在车里常用的功能也就是导航、音频、通讯这几大类,但是 CarPlay 在本质上仍然只是把手机里的内容和服务重新整合,让它更适合驾驶场景(以一个新的交互界面在车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车内操作系统。而且从所接入的功能上来说,其实它还是挺简单的,尤其是所支持的一些第三方 App,并不能在国内使用。 其次是人机交互层面,在这方面,苹果自己并没有想清楚,或者换句话说,车内人机交互的讲究太多,基于「安全」这个先决条件,在交互设计上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有的理念甚至和手机等移动设备完全不一样。苹果作为一家行业外冲进来的公司,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很正常。 比如在使用 CarPlay 时,如果你要从导航功能跳出,切换到其他功能,需要先触摸屏幕左下角的 home 键回到主菜单,然后在主界面上再触摸相应的功能图标,也就是说,在不同功能模块之间切换,需要进行两次操作。 我们以导航界面为例,看看整车厂们是怎么做的: 这是宝马最新版的 iDrive 系统,在同一个屏幕上,可以对多个功能模块进行实时操作,真正的零次切换: 再比如福特的 SYNC 3 系统,功能模块的快捷按钮被布置在屏幕下方,只需要一次触摸就可以实现功能切换: 接下来是 CarPlay 的对手,谷歌的 Android Auto,也是和 SYNC 3 类似的底部切换方式,一次触摸可以解决。 在车里,越少的触摸次数意味着越有利于行车安全。类似这样的「准则」,在车内人机交互领域还有很多,比如,有些品牌会禁止司机在驾驶的时候通过中控屏对导航目的地进行设置。 当我们都觉得苹果在移动设备上的交互做得特别出色的时候,在汽车交互领域,他们其实还是有点嫩。在移动设备上看起来非常简洁的 Home 键,在驾驶环境里其实是有点儿力不从心的。 不过 CarPlay 也并不是一成不变,最近,苹果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想让 CarPlay 的交互变得更科学一点儿。在新的测试版 CarPlay 里,苹果在功能界面的左边栏上增加了三个「最近常用功能」的快捷图标,这么改动之后,功能切换由过去的两步操作变成了一步操作。 这个改变很简单,夸张一点儿说,它虽然是 CarPlay 的一小步,但背后却是苹果对于车内人机交互理念上的提升。 当然,话说回来,即使 CarPlay 增加了这个小功能,但是在体验上,相比于谷歌家的 Android Auto,其实还是有些差距……更何况,原来整车厂开发的那些极为难用的车载系统,正在逐步的迭代进化,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车子原厂具备网络连接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人们在开车时对于手机的依赖。 当时,苹果要用 CarPlay 进入汽车领域, 这让不少人感到恐慌。但现实是,虽然 CarPlay 覆盖了很多车型,但是还远没有到达颠覆那块中控屏幕的地步,还有太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不管是整车厂还是创业公司,仍然还有足够多的机会。 最后说个笑话: 1 月份去拉斯维加斯,我们在机场租了一台 GMC 的全尺寸 SUV Yukon XL,那车上面带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我在副驾驶上用手机帮朋友导航,他表示看不清楚,于是我插上数据线,开启 CarPlay。然而,苹果自带的地图实在是有点渣,想到既然已经肉身翻墙了,还是换谷歌地图吧,然而,CarPlay 并不支持谷歌地图,而我又并没有带一台安卓手机,所以 Andriod Auto 也用不成…… 不能否认的是,如果想把手机和车机打通,CarPlay 确实是一个好选择,但是它真的不是十全十美的。看完以上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对它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不要听风就是雨,「苹果承认研发自动驾驶」到底是怎么回事?

· Dec 05, 2016

我有位同事是多年的苹果粉,就连他自己都觉得,近两年的苹果产品,远不像当年第一代 iPhone 上市能给人以「 惊喜感」,所以他成为了一名三星用户。不过,好在苹果还有值得我们期待的,就是汽车。 和其他车企相比,苹果的保密工作一直做得不错,连找个图片当文章插图都难。不过跑得比谁都快的西方记者们,很善于捕风捉影。终于,就在昨天,关于苹果搞汽车这件事又有了新料。 不小心搞了个大新闻 这份文件来自于美国的政府网站(regulations.gov),属于完全公开的信息,上传于 11 月 23 日。十多天后,这份文件引起媒体的注意,纷纷开始宣布自己发现了大新闻:苹果公开承认了正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苹果的这份文件主要是为了回应 NHTSA 对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制定的新规,算是给 NHTSA 的一封信。最后的落款是 Steve Keener,他在苹果公司的职位是 Director of Product Intergrity。 其实公开这些信息的初衷,主要还是为了让法律法规的制定变得透明,符合相关利益方的诉求(要不然怎么体现「 民主」…)。在这封信中,开头就挺让人激动的: 「 苹果公司使用机器学习技术,让产品和服务更加智慧、直接和个性化。公司在机器学习和自动驾驶方面投入非常大,并对未来自动化系统在多个领域的潜力表示很兴奋,包括交通方面。」 这也是很多媒体所说的「 苹果承认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的来源。对了,苹果的措辞一直是「automated vehicles」。 简简单单一句话,算是坐实了苹果研究自动驾驶技术这件事。这封信的其他内容,部分是在说苹果公司坚决拥护 NHTSA 的主张。比如: 1. 苹果很赞扬 NHTSA 考虑到了自动驾驶的「 伦理性」 这件事,并且认为 算法的设计应该是安全的、合规的,还要考虑到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用户隐私和网络安全,以及自动驾驶时代来临后带来的失业和公共空间占用问题。另一方面,相关法规的制定需要听从行业专家、消费者、联邦机构等方面的意见。 2. 苹果很支持公司之间应该共享车辆发生车祸或接近失误时的场景和动态数据,这些数据应该能够还原事故,包括车辆动态数据和道路、障碍物数据。 3. 数据的共享,不应该以牺牲用户隐私为代价等等… 对于数据的态度,苹果倒是和别的公司意见相反。在此之前,谷歌、Uber、福特、沃尔沃和 Lyft,一致反对政府提出的未来自动驾驶数据共享的要求。而苹果方面认为,通过数据共享,整个行业将创造出比任何公司都要强大的数据库。 有意思的是,不想公开数据的公司经常被曝光,而苹果却一直是高深莫测的样子… 要求和老司机一样的待遇 当然了,作为被管理者的苹果,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小意见,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美国在售的车辆要符合「 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简称 FMVSS。事实上,美国议会最近通过了一个名为「FAST Act」 的提案,其中提到汽车制造商的「 测试车」 无需满足 FMVSS 的所有要求,也能合法上路进行测试,即「 豁免权」。(说简单点,FAST Act 就像是一个快速通道,让车企的测试车可以省去复杂的审批步骤,缩短研发周期)但是,FAST Act 所涵盖的范围,并不包括新进入汽车行业的公司(比如苹果、谷歌…)。在消费电子领域当惯了老大的苹果就不满了,苹果方面认为所有公司都应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鉴于 NHTSA 没有权力修改 FAST Act,苹果方面表示让 NHTSA 在自己的权限内修改相关路测法规就行,让所有自动驾驶测试车无需去申请豁免权就能合法上路。 技术迭代太快,审批太久 根据 NHTSA 的规定,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要想上路测试,必须提交「Safety Assessment」(即安全评估报告),并满足 NHTSA 所要求的 15 条细则。 提交报告无可厚非,重要的是「 必须在公共道路测试前至少 4 个月提交」。这下苹果就不满意了,于是「 委婉」 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苹果方面认为,NHTSA 的上述要求,会导致这四个月相当于「 真空期」,并且 NHTSA 还需要时间审核。NHTSA 也没说清楚这份报告到底需要不需要在路测前提交并审核通过,苹果认为 NHTSA 应该说清楚。 一旦安全评估报告提交了,在这四个月的时间中,公司方面肯定还会不断迭代算法和功能,那这份报告的内容还得改。这样一来,就会给 NHTSA 和相关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此,苹果也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1. 在提交安全评估报告之前,公司方面应该和 NHTSA 讨论出一个初步计划和验收标准,包含不同级别的功能。 2. 在提交的安全评估报告中,应当包含双方商定通过的初步计划和验收标准,以及路测时间等。 3. 当公司需要修改初步计划和路测时间时,公司方面应该向 NHTSA 报告 4. NHTSA 可以随时就安全评估报告提出问题。 关于苹果的官方报告,大概就上面这些内容。 总之,苹果所表明的态度就是,我们是一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将和其他公司共同建立一个安全、和谐的自动驾驶社会,当然也要鼓励我们这些新公司的发展 bla bla … 其实都是一贯的套话,毕竟苹果要涉足自动驾驶行业,还得归 NHTSA 管。该捧,还是得捧一捧的。 苹果和美国 NHTSA 的这种「 互动」,不得不让我佩服美国针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立法之快。反观国内,上路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也不少,但依然缺乏相关法规。 该有人管管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听说苹果不造车了?人家压根也没承认过造车这事啊

· Oct 18, 2016

一提到苹果那个叫做「Titan」 的神秘造车计划,很多人就会开始浮想联翩。只不过,这些人的期望可能就要落空了。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已经准备放弃造车计划,转型做自动驾驶技术,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对手将由特斯拉换成谷歌。 供应链难以掌控 苹果造车团队原本大约有 1000 人,如今其中的几百名员工已经被解雇或者分配到了其他部门。公司高管还要求汽车团队的剩余人员,在明年年底前验证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可行性,随后苹果还将进行下一步考虑。时间回到 2014 年,当时苹果正式立项「Titan」 造车计划,准备自主研发一辆电动汽车。按照之前的计划,苹果电动汽车将会在 2020 年正式发布。只不过,苹果在实施造车计划的同时也遇到了种种困难。在智能手机领域,苹果在与供应商谈判时通常都会占据主导地位。可在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谈判时,苹果往往不那么受待见,汽车行业里复杂的供应链体系让苹果吃尽了苦头。 如果放弃造车转型做自动驾驶系统,则可以使苹果扬长避短。毕竟在软件领域,无论是人才积累还是影响力方面,苹果依然属于世界一流。这样下来,苹果又可以和老对手谷歌硬碰硬了。 人才接二连三流失 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就会发现,苹果放弃造车的行为其实早有征兆。去年 11 月,苹果从奔驰挖来的自动驾驶专家 Johann Jungwirth 在加盟仅一年后便跳槽至大众。今年年初,之前从福特跳槽到苹果的 Titan 项目主管 Steve Zadesky 也选择离职。今年 8 月份,自动驾驶及计算机视觉领域知名技术专家、前苹果造车项目核心成员之一 Bart Nabbe 选择跳槽至 Fraday Future。接二连三的离职潮让 Tim Cook 压力巨大,苹果的造车计划也就因此难以继续推进下去,再加上管理层不断持续的内斗最终让苹果造车项目「Titan」 分崩离析。 苹果的造车计划未来将会走向何处?恐怕他们的管理层也在为此争论不休。从电动汽车到自动驾驶系统,苹果的战略定位也在进行着改变。现阶段,苹果与汽车领域的结合,依然只有 CarPlay 和 iOS 10 上添加的新功能。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一旦苹果决定生产硬件,他们很有可能还是会和整车制造商合作。只不过,无论是制造电动车还是收购迈凯伦等传闻,苹果从来都没有正面承认过。因此,我们不妨期待苹果会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决定,毕竟这家公司在过去从来不会按照常理出牌。 不过,你们发现没有,虽然媒体和外界传的如何如何,人家苹果可从来没自己承认过在造车,所以,谁要是觉得如今的结果是苹果被打脸,小心他们跟你急!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