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官宣:Model Y 要来了

· Mar 04, 2019 333

  Model Y unveil event on March 14 at LA Design Studio 3 月 14 日,Model Y 将会在洛杉矶设计中心正式发布。 继 3 月 1 日(北京时间)的「Some Tesla news(一些关于特斯拉的消息)」 之后,马斯克又发布了这样一条令人期待的消息。 同时马斯克还透露了一些相关的信息: Model Y, being an SUV, is about 10% bigger than Model 3, so will cost about 10% more & have slightly less range for same battery. Model Y 比 Model 3 大 10%,成本也贵 10%,相同电池组容量下续航里程要少一些。 届时将提供公布 Model Y 详细的规格、定价,同时提供 Model Y 的试乘。 此前在特斯拉工厂采访过马斯克的 Marques Brownlee 在 Twitter 上问马斯克到时候是否可以进行录像摄制,马斯克说当然可以,也就是说,在之后我们可以看到 Model Y 的相关视频。 对于 Model Y,我们所能拿到的信息并不多,除了刚刚提到的那些,还有就是 Model 3/Y 同平台,零件复用率达到 75%,以及,两张照片。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新的信息。 2016 年 7 月,马斯克透露正在研发一款新的车型 Model Y(实际开发时间可能更早),去年 5 月,有人在 Twitter 上问马斯克什么时候会推出 Model Y,马斯克表示在 3 月 15 日进行发布,如今提前在 3 月 14 日发布,所以并不意外。 关于 Model Y Model Y 基于 Model 3 平台进行开发,算是 Model 3 的姊妹车型。 所以在外观上应该和 Model 3 差不太多,这一点可以参考 Model S 和 Model X,Model X 完全就是「吹气版」的 Model S,对于外观,各位心里应该有个预期,网友们给出的假想图是这样的: 而在内饰方面,依旧是大屏设计无疑,应该和 Model … 继续阅读

上汽大通 G50 上市了,C2B 定制化路线怎么走?

· Mar 04, 2019 333

去年广州车展,上汽大通发布了 MPV 车型 G50。前几天,这款基于 C2B 定制模式的车型正式上市。 简单介绍 G50 的信息:全系车型售价从 8.68~15.68 万,车身尺寸 4825×1825×1778mm、轴距 2800mm、拥有 5 种座椅布局组合,支持更多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从定价以及尺寸上来看,G50 和广汽传祺 GM6、比亚迪宋 MAX 以及即将上市的吉利嘉际会形成比较直接的竞争。 当然,竞品对比不是这篇文章关注的重点,我们主要想结合 G50 聊聊上汽大通的 C2B 模式下的蜘蛛智选平台。 在 2016 年北京车展上,作为商用车品牌的上汽大通宣布将推出大规模、智能化、定制化的 C2B 模式(Customer to Business),用更灵活可选的制造方式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也开始了向兼顾乘用车型品牌的转变。 用更简单的方式来理解:C2B 是一种「 用户驱动企业生产」 的「 定制化」 模式,用户能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或主动参与到产品设计的过程当中,企业会根据需求来进行定制化的生产。 随后,上汽大通在 2018 年发布了 C2B 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的核心——智能选配器,最终命名为蜘蛛智选。 回到 G50 上,用户除了可以定制动力总成、车内布局、颜色、内饰、轮毂、镀铬等常规选项以外,更多智能化的选配也加入了进来。 斑马系统出现在了大通车型上,还有类似手机无线充电、高档隐私玻璃、360 度全景影像、高阶 ADAS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等科技配置也都成为了可选项。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下,上汽大通的应对也算是比较及时。毕竟科技配置虽然还没能成为影响用户购车判断的核心因素,但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意,从有没有的层面来看,有的选对于用户就很友好了。 另外,其中一些配置在我看来也是比较超值的,比如「12.3 寸大屏+斑马系统」 的配置,只需要 6360 元。这和花费大几千去加装一个功能和外观都比较山寨的后装车机相比,对于关注智能网联体验的用户的吸引力就很明显了。 和最早了解到的 C2B 模式相比,我发现用户可选择的功能配置越来越多了。这也说明大通在这条路线上的探索有了一定进展,对于定制化生产有了更强的把控力。 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模式非常讨好,毕竟有了更多的可选项,可以避免为了某些不必要的功能付出额外的费用,也能选到更符合自己喜好的配置功能以及外观。另外,深度定制化代表了更强的参与感,也更容易获得用户好感。 但是,这样 C2B 定制化的模式目前还没能大规模普及,很多车厂只是提供一些基本的选装配置。这就说明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之前和大通内部的小伙伴闲聊的时候,就感觉到了他们对于 C2B 模式的一些无奈。 成本控制就是其中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福特发明流水线制造方法,很大的优势在于确保了零部件的一致性,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单件的成本。 定制化生产需要满足用户需求,这就意味着有些配置出现的概率很低,但是产线又不得不进行相应的准备。特别是大通的全球化销售背景,使得车型又需要配合不同市场驾驶习惯、系统文字等等更细分的定制能力。 另外,定制化生产背后需要更智能产线的支持,也是工业 4.0 模式的很直接的体现。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完成这个转型也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投入产出比也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上汽大通主推了 G50 的 4 款配置,让用户可以直接选择,也可以看作是缓解这方面压力的一种措施。 在发布会的最后,上汽大通之前发布的纯电动概念车 TARANTULA 也有了更具体的信息。这款被命名为 D60 的 SUV,虽然很多细节还不确定,但是官方已经透露了一些配置。 D60 将搭载上汽下一代 Level 2.5 级智能驾驶系统,配备拥堵道路中的自动跟车、智慧停车场内无人自主泊车以及车主远程召唤等功能。另外,包括 AI 人脸识别驾驶员提醒系统等功能也会出现在量产版本上。 作为一个从商用车转向乘用车的品牌,上汽大通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感知度上肯定处于弱项。所以从这个角度看,C2B 模式可能是迅速吸引用户注意,获得好感的好办法。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还记得本田那辆小巧的 Urban EV 吗… 我们又对它有了多一点了解

· Mar 04, 2019 333

两周以前,jony 老师为即将量产的本田 Urban EV 概念车写了一篇文章:《「深得中国电动车真传」的本田 Urban EV 量产版》。 在日内瓦车展发布之前,我们又了解到了它的更多信息,先看为敬: 第一次见到它的感觉就像第一次见到 MINI 一样,与众不同,有个性,复古又现代,有点可爱,但绝不是「傻白甜」。相比 MINI,我更喜欢它的内饰:简洁清晰,有科技,但保留了实实在在的东西,实体按键,织物座椅,尤其是对木质元素的选用,这点在目前的智能化电动汽车市场是很难得的。日系风,自然温暖,不那么未来,很亲切,是我的第一感受。屏幕两侧放置的后视窗口让整个室内空间四周看起来整体性更强。 配置 5 门 4 座 长 3895mm,宽 1750mm,高 1495mm 后轮驱动 type 2 和 CCS 充电接口 WLTP 续航 200 公里以上 取代后视镜位置的是一个侧视摄像头,并伴有转向指示灯 前后门均使用隐藏弹出式把手,无框门窗 从外媒发布的视频来中,我们可以看到这辆车所包含着的本田细腻的小心思。 外观 HONDA e 的外观受到思域很大的启发,它看起来像一个老版思域,但完全不是。 HONDA e Prototype 外观设计负责人 Ken Sahara 谈到这辆车的外形:「It’s easy to draw this car」。这确实是很亲切了。 在形状的使用上,本田更多地使用了圆形,意味着「和谐」。 为了更适合在城市场景使用,本田设计了 小门 ,以实现在较小的空间里能够打开。 关于 充电口 ,前机器盖上一块黑,虽然可能会和阿尔法罗密欧 GTV6 一样遭到吐槽,但本田有自己的理解,Ken Sahara 说:「这是一辆电动汽车的标志,EV 不像燃油车,它需要每天充电,所以把它设计在了很特别的位置上,赋予它特别的外观。」盖子表面还是玻璃材质。 轮毂 外面的这个「圆盘」的设计,是为了遮住里面的这个「制动机构」,因为它使用了很多再生的制动方式而不是机械上的制动,所以里面很容易变脏。 内饰 HONDA e Prototype 项目经理 Kohei Hitomi 称 E 内饰设计的方向来自人们对这款概念车的反馈。「平面屏幕像一个电视,仪表板像桌子,座椅像沙发,整个空间概念像一个客厅。」HONDA e Prototype 内饰项目领导 Akinori Myoui 表示这台紧凑型车并不想太具有科技入侵性,而是像种客厅休息室类型的空间。其中的木质并不是实木,而是看起来和摸起来像。 为什么是 4 座 而不是 5 座?车宽有限,很窄,本田想为城市出行驾驶提供更大的四座空间而不是紧凑的五座空间。可以看到本田想让每一个个体都有舒适的体验,可以说是很赞了。 座椅使用的特殊材质叫 混色纹理面料 ,常用作沙发和家具,这是第一次将这种面料用在本田的车辆上。 整体 Kohei Hitomi 称,我们选择 后轮驱动 的原因是,驱动轴后置这样的质量分配对加速是很有利的,前轮可以有更好的角度来转向,可以有更小的转弯半径,更加灵活,这对于城市出行来讲是很方便的。 当被问到这台车的研发面对的巨大的挑战时,Kohei Hitomi 回答是 size,「因为电池的尺寸的影响,许多其他的 OEM 为提高续航里程会直接生产更大型的车,比如 SUV。然而我说服了管理部门朝小型电动车的方向来做,并且 让大家都明白这是被将来的市场所接受的 。」更长的续航里程? 总体来说,这台小车最大的痛点就在于它的续航里程,同级别宝马 i3 的 WLTP 续航 235~255 公里,关于这一点 Kohei Hitomi 表示这个问题还是要靠电池来解决,「一旦电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进步,能量密度能有效提高,那时我们可能使用相同的组件完成一台续航更长的车。这是非常 灵活的平台 ,当市场对某一特定车型有需求时,可以用于生产其他车型,但不意味着本田会因为拥有这个平台就衍生新车型。」量产,会和概念有多大区别? Kohei Hitomi:「我们很确定会生产足够的数量,来让全世界都明白我们在量产这辆电动汽车上是认真的。」「这款概念车并不是在原型车之前产生,我们已经在量产车型上做了很多的工作,为了车展,我们造了这台概念车 。我们很有信心喜欢这款概念车的潜在消费者会喜欢它。」这可能是本田历史上第一次量产和概念几乎同时进行,但这也并不奇怪,E Prototype 的上款概念车 Urban EV 已经在两年前的法兰克福车展得到很高的反响了,如果本田能再快一点,说不定在日内瓦车展上就能看到量产版本了呢。 本田称他们有足够的电池来供应一百万辆电动汽车,而他们的电池正是来自中国的宁德时代。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