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 Model 3?是时候聊聊吉利 GE11 了

· Feb 01, 2019 333

2019 年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国产电动车?前几天我们写了篇广汽新能源 Aion S,今天聊聊另一台重磅产品:吉利 GE11。 先放几张官方预热海报,感受一下气氛: 核心信息:对标特斯拉 Model 3! 那么,来看看它的产品力。 GE11 车身尺寸如下:4736/1804/1503(单位:mm),轴距 2700mm,定位为 A 级轿车。2700mm 的轴距,和很多主流 A 级车相同,例如本田思域。从车长和轴距的数值比例来看,GE11 的侧面比例更接近传统燃油车。下面这张图能看得比较清楚: 从侧面来看,腰线直接贯穿车身,没有过多线条勾勒,很简洁,同时,车尾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溜背式设计。 这里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点: 和特斯拉一样,GE11 也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只是不清楚是自动弹出还是需要用手去撑开; GE11 可以选配全幅式玻璃天顶,这一点应该也是和特斯拉学的,开阔视野空间的同时增加了坐乘舒适性; 前脸部分,GE11 并没有采用家族式的涟漪式前脸,而是采用封闭式前脸设计。这一改,在路上一眼就让人认出这是纯电动车。 前大灯采用「一字型」设计,很「简·明」,如果仔细看可以看到狭长的细条状灯组,比较独特。 车尾部分,光这么看可能会觉得挺普通: 但是如果车灯亮起,就像这样,感觉就不一样了: 吉利最近一年的产品,在 LED 尾灯点亮效果上做得都还不错,GE11 同样可以期待一下。 值得一说的是,这款车的风阻系数做到了 0.2375,这个表现如何呢?Model 3 为 0.23,Model S 为 0.24。 来到车内,根据网上已经曝光的谍照,GE11 内饰长这个样子:(图片来自汽车之家)从图里可以看到,中控屏幕的布置方式、宽高比都和缤越类似,为独立+竖立的形式,仪表盘非常不「传统」,用的是类似宝马 i3 的独立小液晶屏的设计。内饰和交互设计师并没有完全模仿 Model 3 取消仪表盘,肯定是为了照顾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 说到这儿我们也比较好奇:到底谁会是继 Model 3 之后,又一个拿掉仪表盘的车型呢?(图片来自汽车之家)整个内饰走的是简洁+科技的路线,和吉利目前的产品相比变化比较明显。抛开外观不说,吉利在内饰设计上的功力是越来越高了,能在合理的成本下,通过造型、材质、色彩的组合,做出很好看的视角效果。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内饰的趋势下,吉利会很占便宜。可能是受奔驰的启发? 关于这款车的动力,目前已知的信息是: 搭载最大功率为 130kW 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扭矩 270N·m; 百公里加速 8.8 秒,最高车速 150 公里/小时;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 148.56Wh/kg; 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 410 公里; 在今年,一些国产电动车续航逐渐达到或超过 NEDC 500km 级别,GE11 410 公里的续航并不算出彩,算是中等+水平,只是不知道实际表现如何,比如电耗控制、冬季续航表现等等。 此外,吉利对于高级辅助驾驶一直都抱有比较积极的态度,像缤瑞、缤越十多万的车型上已经下放了 L2 级自动驾驶,GE11 在这方面会拿出什么样的产品力,也是个看点。 去年 12 月,吉利发起了一个为 GE11 征名的活动,奖品也是很丰厚,来看一下: 根据吉利官方的统计数据:截止到 1 月 16 日,在 23 天里共有 52 万多人次参与,有效征名 375796 个,可见大家的热情还挺高。 再说回开头对标的事儿。从宣传气势上来看,感觉吉利对于 GE11 信心还是挺足的,不过实话实说,GE11 的潜在受众,可能和 Model 3 的潜在受众并不是同一群人。抛开宣传策略不谈,我们更期待的是 GE11 的实际产品力表现。对于吉利来说,这是一辆非常重要的产品:C 端用户能不能对吉利的新能源车有一个「更酷」的认知,可能全靠这辆车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胡玮炜眼中的轩逸·纯电:不是「交通工具」,而是「出行解决方案」

· Feb 01, 2019 333

整个 2018 年,东风日产在中国卖出了将近 50 万台轩逸车型。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如果把国内所有在售乘用车的销量拉一个排名,轩逸是第一名。 这个结果可能会让不少人意外,但事实确实如此,这辆车堪称不折不扣的「爆款」。就像日常必需品一样,看起来稀疏平常,但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样。有的人买它是家庭代步,有的人拿来做网约车运营,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这都意味着:轩逸这款车,解决了相当多都市人的私人出行问题。 但尽管如此,城市出行的供需仍然没有达到平衡。事实上,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并不是单一交通工具就能解决全部问题的,于是,有人致力于传统交通工具的持续进化,也有人尝试打造新的城市出行模式。 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开始涉足纯电驱动,东风日产就是其中之一:2018 年,销量巨大的轩逸车型有了纯电动版本。如果你对路上的车比较敏感,可能已经看到了一些挂着绿色新能源牌照的轩逸,这就是「轩逸·纯电」车型。它与全球纯电销量冠军日产 Leaf 出自同一个电动车专属平台,拥有成熟可靠的三电系统,综合续航里程达到 338km。 而在城市共享出行领域,最近两三年来的最大变量非「共享单车」莫属。摩拜和 ofo 的橙黄大战目前看来似乎尘埃落定,但是共享单车对于城市出行的重塑,却是长期且持续的。 胡玮炜于 2014 年底创立了摩拜单车,在此之前,她做了将近 10 年的汽车记者。在汽车行业,她关注传统汽车厂商的自我变革,关注和技术、模式有关的创新,也关注出行方式的变革。比如,汽车厂商如何从卖车转型为提供出行服务,比如,她也说过,「也许你们只看到了 Elon Musk,但其实还有很多人在默默推动汽车行业的创新。」另一方面,她也关注城市出行,并且希望能够对其有所改变。于是,有了摩拜单车,有了「让自行车回归城市」这个口号。 关于城市和汽车的关系: 在她看来,汽车的出现,让城市面貌发生了剧烈变化:现在,规划者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都要把汽车的通行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而在很多人眼里,目前城市出现的种种问题,例如拥堵、环境污染,也都要汽车来「背锅」。但事实上,整个城市除了「大动脉」(主干道)以外,还应该要有很多「毛细血管」(小路),大动脉属于汽车,而自行车则用来填充毛细血管。 加拿大作家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里有过这样一段论述:「通常,汽车会被方便地贴上「坏蛋」的标签,要为城市的弊病和城市规划给人带来的失望和无效负责。但是与我们城市建设的无能相比,汽车的破坏效应是一个小得多的原因。当然,毋庸多言,规划者们,包括手头掌握着大笔金钱和巨大权力的公路设计者们,在碰到如何让城市和汽车和谐相处时,却惘然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在城市中如何来对待汽车,因为他们原本就不知道如何来规划一个可实际运行的、有活力的城市——不管有没有汽车。」不过,汽车厂商们仍然需要做些改变,来让城市变得更好,各个车企纷纷从汽车生产销售商转型为出行服务提供商,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这场变革里,电动化、自动驾驶首当其冲。 关于轩逸·纯电: 在胡玮炜看来,轩逸·纯电这种产品,就是传统汽车公司自我变革的表现之一。轩逸汽油版车型可观的销量以及日产在纯电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可能是东风日产做这辆车的信心来源。相比于产品表现,她更好奇这台车的市场表现。轩逸燃油车年销 50 万台,如果把其中的 10%替换成纯电动车型,可能对东风日产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成绩了。 事实上,除了「卖车」,东风日产还希望轩逸·纯电为城市出行做出更多贡献。借助「轩逸」这个品牌,轩逸·纯电或许能辐射更多的出行需求,比如在共享出行领域有所尝试。在滴滴等网约车平台上,轩逸车型的出现频率极高,如果某一天你用滴滴叫到了一辆纯电的轩逸,也千万别意外。说到这儿,你会发现,如果单纯的把这种车当做「交通工具」来看待,就未免有些浅显了,围绕它,其实可能衍生出诸多的「出行解决方案」。 新技术、新模式有机会重塑城市出行,而在胡玮炜看来,大公司和创新者都不应该在这场变革里缺席。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