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集团的下半场:模块化动力电池+自动驾驶+汽车创新基金

· Sep 18, 2017 333

苹果用一台 iPhone X 带足了节奏,全面屏的出现让 iPhone 爱好者们又忍不住要卖身剁手,但是在这背后,全面屏供应商三星可能已经笑晕在厕所。然而跳出消费电子这个领域,其实在苹果带节奏之外,三星最近在汽车领域的一些举动,也有些「带节奏」的感觉。 这家汽车行业里的「供应商」,看起来正拼尽全力,希望能够在汽车出行领域攫取更大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 法兰克福车展,几大德系品牌纷纷用言辞和展车表达了自己全面电动化的决心,再加上之前一段时间欧洲几大国家纷纷出台和燃油车禁售有关的时间表,经过这周的车展,所有人都看到了电动化的未来以及它所蕴藏的巨大的产业链机遇。 三星也是如此,他们在车展上展出了「模块化」的锂电池组。 这个概念产品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自由改变电池模组的数量,因此也可以带来不同续航里程的表现。按照三星的说法,当安装 20 组电池时,整套电池组可以提供 600-700 公里的续航里程,而如果在一辆普通轿车上安装 10-12 个模组,可以实现约 300 公里续航。在这个概念产品上,三星可能想展示的是自己在电池成组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因为把电池做成电池组,也是件有学问的事。比如,如何保证电池成组的效率最大化,如何进行 BMS 控制,等等。 除此之外,三星还想帮助整车厂更好的设计电动车的乘坐空间。目前各个厂商的电动车平台基本都会选择把电池组平铺在底盘上,这相当于变相压缩了车辆乘员舱的垂直空间,而三星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把电池组的高度降低。相比普通电池组,三星的设计可以降低约 20%的高度。 三星的第三个「法宝」是 21700 圆柱形电池和基于此的电池组,也就是特斯拉 Model 3 所使用的电池规格。而实际上,三星也是特斯拉 PowerPack 储能产品的供应商。 从以上几个展品可以看出来,三星在动力电池这件事上想的很「周全」,同时提供了几种不同的电池形态和解决方案,而且有一种「处处为整车厂着想」的感觉。 这几个解决方案并不是三星的「新品」,事实上在年初的北美车展上,他们带来的也是这套东西,不过这次在德系厂商的大本营秀肌肉,想必会受到更多目标客户的关注。 而之所以重点发力在电池领域,理由也显而易见,毕竟未来电动车行业的重要「命脉」之一,就是电池。一切的商业模式、规模效益,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电池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电池的成本呈什么样的趋势递减,电池的能量密度如何进化,这些看似和整车产品无关的变化,其实都会影响汽车厂商在设计、定义产品时的决策,例如,我的车到底要搭载多大容量的电池组,获得多少续航?如何在电池组容量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甚至它还可能会决定某些产品推出的时间节点。 看起来电池厂商的话语权十足,但三星的对手也不少。LG 化学、松下、国内的宁德时代,别忘了整车厂,比如自建 Gigafactory 电池工厂的特斯拉,同时也开始有一部分整车厂表达了在电池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的决心…… 显然,只把宝押在动力电池上是不行的。作为一个相对综合的汽车供应商,三星也在寻找其他突破口,比如自动驾驶。 他们今天宣布成立一个专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业务部门。 这个新部门会隶属于去年被三星以 80 亿美元收购的哈曼旗下,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顶级的技术平台,以供整车厂把它整合到自己的车子里。 整合到哈曼旗下的目的很明确:哈曼自身在车载娱乐系统方面有很强的积淀,把自动驾驶和它进行融合,相当于可以为车厂提供打包的解决方案,同时,在自动驾驶场景下,车内信息娱乐方面也会有所变革。所以这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而在前不久,三星已经取得了美国加州的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跻身众多科技公司和整车厂玩家行列里。 在自动驾驶领域,三星并非现在才开始起步。早在 2016 年,他们就投资了自动驾驶创业公司 nuTonomy,著名的激光雷达公司 Quanergy 也曾经被三星投资过。 说到投资,三星这次同时设立了一个三亿美元的「汽车创新基金」(Samsung Automotive Innovation Fund),这个基金的首笔 9000 万美元投资,给了一家名为 TTTech 的公司。这家位于奥地利的公司,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控制单元平台以及软件解决方案」。奥迪、英飞凌也投资过这家公司,而奥迪和 TTTech 合作,正在进行自动驾驶系统相关的研发工作。 三星的自动驾驶研发,应该还是集中在软件层面,总体路线在很多人看来有点类似 Waymo,因此,和整车厂达成合作,也是三星自动驾驶发展的应有路线。 总体来看,其实三星也在构筑着自己的「汽车生态」,从硬件到软件,从底层(电池)到应用层,阵线拉的也不短。只是不知道, Tim Cook 和他的苹果对此作何感想~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通用说他们量产了全自动驾驶车,这是怎么一回事?

· Sep 18, 2017 333

通用收购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Cruise,后来它成为通用的自动驾驶部门,并且一直在进行完全自动驾驶的研发工作,他们发布自动驾驶原型车,在加州进行路试,同时前一阵还发布了一个叫做 Cruise Anywhere 的自动驾驶车共享出行 App。 现在,又有关于他们的最新消息了。据 Cruise 负责人 Kyle Vogt 透露,Cruise Automation 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了第三代支持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Vogt 在他的 博文 上说,只要软件技术得到保障,这款车就会是世界上第一款可以实现量产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 与上一代零部件差异达 40% 橙色为新增添设备,紫色为相应调整设备 事实上,此前 Cruise 就基于通用雪佛兰 Bolt 电动车改装了自动驾驶车并且进行测试,前一阵通用还发布消息说,已经有 100 多台自动驾驶车实现量产。而这次的第三代版本,虽然外壳还是 Bolt 的样子,但内部却大变样。 为了兼容自动驾驶程序,车辆设计师将整部车的零部件进行了大规模改装。工程师在汽车内部加装了线束和连接器,使汽车内部的线束数目达到了 4085 条,而连接器的数量达到了 1066 个。因此,尽管外观看起来与之前为员工提供通勤服务的第二代自动驾驶汽车没多大区别,但两款车内部零件的差别却达到了 40%。 多重冗余保障安全 Cruise 的第三代自动驾驶车,最大的特点是具备高度冗余的系统。这就意味着,即便整个自动驾驶系统的某个部分出了问题,另一个后备系统也能够及时接管车辆,保障乘客的安全。现阶段,自动驾驶车辆仍然需要一个人类司机来矫正车辆的一切故障,但是真正的自动驾驶车辆应当是没有司机的,任何情况都只能依赖自动驾驶软件自己解决。而 Cruise 的第三代自动驾驶车辆则配备了能处理这种情况的多重冗余系统。事实上,这样的自动驾驶汽车才能称得上是无人车而不仅仅是驾驶辅助车。 落地时间仍未定 这套系统可以说在硬件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突破,但是自动驾驶说到底还是一个软件技术问题。软件工程师和车辆工程师一直在努力建立一套系统,来处理车辆上几个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一辆真正的无人车必须具备快速准确处理行车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能力,有时会是一直突然跳出来的野猫,有时会是各种复杂的天气状况。Cruise 当然也深知这一点。Vogt 就表示,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仍然需要包括软件系统,配套设施,售后服务,认证试验和相关政令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这些方面都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休戚相关,不允许存在任何疏忽。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大概会有 50 辆三代车加入到 Cruise 在旧金山的车队中,但是对于无人驾驶真正落地的时间计划,Vogt 仍然只字未提。 异军突起的 Cruise? 其实,总结一下 Vogt 的博文,你会发现特斯拉早就已经做出了类似的承诺。去年十月份,特斯拉就宣布已经为所有十月份后售出的特斯拉配备了足以支持全自动驾驶的硬件设备。这次 Vogt 的声明已经比 Musk 晚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但是,在汽车行业中,抢先起跑不一定意味着胜利。相比于特斯拉,Cruise 有着更大的优势。 第二季度特斯拉与福特、通用营业额对比图 首先,通用公司的营业额不是特斯拉可以比的。过去几年,特斯拉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相比于福特通用等老牌车企仍然有不小差距。目前,通用公司已经能够像生产其他汽车那样生产数以万计的第三代自动驾驶汽车。一但软件技术成熟,通用的自动驾驶汽车就能以燎原之势占据大部分无人驾驶市场。 Cruise 第一代自动驾驶汽车 Cruise 第二代自动驾驶汽车 其次,Cruise 的发展速度更是令人震惊的。14 个月之前,Cruise 发布了第一代自动驾驶汽车;今年七月份,他们的第二代自动驾驶汽车就已经在旧金山内部运营了;而仅仅两个月后,他们就发布了第三代自动驾驶汽车。同时,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保持着高频率更新换代的同时,Cruise 的每一代自动驾驶汽车与上一代相比都有显著的提升:第二代比第一代多了将近一倍的传感器;而第三代与第二代相比零部件差异更是达到了 40%。 相比特斯拉,Cruise 虽然没有占得先机,但是目前来看鹿死谁手仍然值得商榷。不过,无论如何,鉴于自动驾驶汽车高昂的研发成本,第一批 Cruise 自动驾驶汽车很有可能不会直接出售给个人用户,而是会与 Lyft 等租车公司合作,为顾客提供接送服务。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除了奔驰、宝马、大众外,你也应该看看法兰克福车展上的这些中国品牌

· Sep 18, 2017 333

如果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哪些汽车品牌表现最强势,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奔驰、宝马、大众等德国本土车企。不过,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在展会现场看到了一些中国品牌的身影。而这也让我感到好奇,这些中国车企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来到法兰克福车展,而他们在现场又透露了哪些战略细节? WEY:为国际化战略预热 既然谈到了法兰克福车展上的中国品牌,第一个要说的肯定是 「WEY」。即便与丰田、雷诺、现代等车企同处 8 号馆, WEY 展台的热闹程度也丝毫不落下风。这一次,他们带来了两款常规车型(VV5、VV7)、两款混动车型(VV5s、VV7s)、一款插电混动车型 P8 以及一款纯电动概念车 XEV。 在与 WEY 品牌项目副总监沟通之后,他告诉我, WEY 选择参加法兰克福车展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他们想要让更多外国人认识到 WEY 品牌,新品牌在去年才刚刚成立,尤其是在国外的知名度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另外,他们对于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 WEY 品牌想要让外国人意识到,中国车企一样有能力打造出优秀的产品。 第二, WEY 品牌参加法兰克福车展还可以提升品牌在国内用户心目当中的形象,魏建军认为,德国是全球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敢于把自己的产品带到这里一定有很大的信心。 其实,关于此次 WEY 品牌参加法兰克福车展,杨红雷还向我透露了一些细节:包括丰田、雷克萨斯以及达契亚等车企的负责人以及一些经销商也来到了 WEY 展台亲自体验产品。实际观察之后我也发现, WEY 展台的参观人群数量的确不少,仅凭外观来看,相当一部分国外潜在用户对于他们的产品都表现出了很大兴趣。 至于 WEY 品牌的未来发展战略,魏建军在现场透露, 明年他们 还将推出两款纯电动车型。 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 WEY 品牌也会逐渐走向国际化,首个国外登陆地点就是北美市场,随后陆续向欧洲市场推出。之所以这么做,在长城董事长魏建军看来,北美是全球汽车行业当中状况最复杂的市场,攻下了这片市场,其余地区就会轻松一些。目前,他们已经筹建了北美的销售团队, 2021 年就将计划登陆北美市场。无论是从用户认知层面还是产品定位层面都能看出, WEY 的野心远远不止国内市场,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国际化战略才是他们现在思考的重点。 奇瑞: EXEED TX 全球首发 除了刚才提到的 WEY 之外,奇瑞也参加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不过与略显强势的 WEY 相比,奇瑞的声量似乎小了一些。他们这一次一共带来了 EXEED TX、瑞虎 7、瑞虎 5X 以及今年上海车展上展示过的瑞虎轿跑概念车。当然,重点产品一定是 EXEED TX。单纯从产品定位来看,EXEED TX 要高于艾瑞泽以及瑞虎系列。新车基于奇瑞的 M3X 平台打造,兼容轿车和 SUV 车型,同时还可以开发插电混动车型以及传统动力车型。 今年的广州车展, EXEED TX 将会正式在国内亮相,明年 10 月在国内上市。未来,奇瑞还打算将这款车型销售到欧洲、中东以及南美市场。 而在谈到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出于什么目的时,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基本与 WEY 相同。不过实际对比下来,奇瑞展台对于参观人群的吸引力的确有限。 有意思的是,在 EXEED TX 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另一个大公司的元素——百度。这辆车搭载了基于百度 Apollo 开放平台的 DuerOS 智能车联解决方案。奇瑞一直是百度在汽车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这辆车将来量产,不出意外的话也会搭载 Apollo 计划的解决方案。 恒源汽车:将重心放至欧洲物流车市场 与前两家乘用车品牌相比,恒源汽车可能有一些人还不是特别了解。其实早在今年 3 月份的时候,GeekCar 就报道过他们的发布会。而这一次在法兰克福车展,他们则带来了「街坊」( Neibor)、「迈乔」(Metro)两款产品。恒源汽车由原 UT 斯达康创始人王祖光创立,针对这个品牌的运营战略以及参加法兰克福车展的目的,我也与他进行了交流。「街坊」Neibor 王祖光告诉我,扩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恒源汽车还准备通过「 街坊」、「 迈乔」 两款产品打通欧洲物流车市场。他认为,在「 场景重要性」 前所未有的今天,物流车市场要比乘用车市场更值得深耕,而恒源汽车看中的就是欧洲市场对于物流车的需求空缺。现阶段在法国,「 街坊」 的售价不到 1 万欧元,而「 迈乔」 的售价则为 1.8 万欧元。他们还打算与德国一家物流公司合作,未来在慕尼黑建立工厂投产物流车。「迈乔」(Metro)除了制造环节之外,恒源汽车还准备在德国以及法国推出物流车租赁服务,具体租赁价格为 35 欧元每小时。考虑到物流车的应用场景,未来他们同样准备研发自动驾驶平台。只不过,恒源汽车只负责搭建平台本身,至于自动驾驶系统所需要的具体软硬件则交给服务商来做。王祖光告诉我,这有点类似于苹果 App Store 的商业模式。 选择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恒源汽车在欧洲的影响力,在与王祖光交流的短短半个小时内,展台上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批感兴趣的人群。在大家都将注意力放在乘用车市场上时,恒源汽车却以场景作为突破口选择物流车市场作为发力点,另辟蹊径的做法是否能够收到成效也让很多人开始期待。 其实除了刚才提到这几家企业之外,宝沃这一次也参加了法兰克福车展,他们还发布了一款 ISABELLA 概念车,看起来还颇有美感。 无论如何,这场在德国举办的高规格车展当中,能够出现几家中国车企的面孔都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这不仅说明了中国造车力量正在崛起,同时也意味着全球市场正在给予中国车企更大的关注度。如果肯把眼光放得更远些,说不定今后中国造车力量可以占据更有利的市场地位,相信大家也都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