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开幕的法兰克福车展,你绝对不能错过这些

· Sep 11, 2017 333

盼望着盼望着,两年一度的法兰克福车展,终于要在这周开幕了。 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车展之一,法兰克福车展从来不缺重磅新车以及能预示未来的概念车。各个品牌也照例在车展开幕之前就开始了各种预热、剧透。 GeekCar 这次会有四个小伙伴去法兰克福给大家带来现场报道,但是在他们进入逛展模式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一下这次法兰克福车展上的有趣看点。 站在汽车行业巨变的时间节点上,其实像法兰克福这种重量级的车展,我们关注更多的还是新概念、新趋势。所以在这个盘点里,你可能看不到那些太过「传统」的新车。 法兰克福是德系品牌的主场,所以每次闹得最凶的就是那些德国人,不管是奔驰、宝马、奥迪还是大众,都憋着劲儿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搞事情。 宝马 先说宝马。 这次车展,宝马集团号称派出了「史上最强阵容」,实际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一方面的看点是大型豪华车,其中有前一阵发布的 8 系双门轿跑概念车,还有最近刚刚曝光了官图的全尺寸 SUV BMW X7 插电混动概念车。这两台车,加上同时展示的新一代 Z4 跑车的概念版,基本上可以代表宝马品牌未来的设计走向。 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腰子,哦不,是双肾,变得无比的大。不知道别人怎么样,至少我看完这几台概念车的图片,开始感到一丝不真实:未来的宝马车,真的要变成这样了?看起来,他们像是在迫不及待的和现在的设计说再见。总之,变化实在有点儿大。 另一方面理所当然是电动化。提到电动,宝马用 i3 和 i8 这两台车在几年前吓了世界一大跳,但是,对于介于它们的车型,d 大家是一直被期望,又一直很失望。传说中的 i5、i6 只是传说吗? 答案在这次的法兰克福车展上会被揭晓。他们会展示一辆定位在 i3 和 i8 之间的四门纯电动概念车,基本就可以被认定是未来量产版 i5 或 i6 的原型。 除此之外,刚刚进行了中期改款的 i3(以及新增的 i3s)也会一起亮相。 MINI 品牌这次也会发布一辆纯电动概念车。电动 MINI 也是传了很久的一辆车,而这次的概念车至少从图片上来看是挺 exciting 的。 宝马的决心看起来很大。前几天,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就已经发布了宝马集团在电动车方面的战略规划,重要信息包括,第一,到 2025 年,宝马集团将推出 25 款电动车型,其中 12 款为纯电动车型;第二,未来劳斯莱斯和 BMW M 都将推出电动车型;第三,到 2017 年底,宝马集团电动车销量将超过 20 万。 按照整车研发周期来看,要达到这个目标,宝马要从现在就开始动手了,所以这次的法兰克福车展,会是他们的新起点吗? 奔驰 奔驰这次的料也不少,而且是在高性能、电动化、未来出行等方面全面出击,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让赛车迷期待的就是那辆 AMG 的 Project One,也就是奔驰的 hypercar,用来对抗三大神车。 这辆神秘的跑车借鉴了梅奔 F1 赛车的混动设计,1.6T+四电机。事实上,这个 1.6T 发动机,就是源自 F1 的 1.6T 机头,整套系统总输出功率超过 1000 匹马力。 全球限量 275 台,目前已经预订一空,所以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我们看看它就好,谁让之前奔驰已经吊足了胃口呢。 hypercar 只是用来秀肌肉炫技的,但是电动车战略却是奔驰的未来。去年巴黎车展上他们推出了 EQ 电动车品牌,并且发布了 Generation EQ 概念车,今年的法兰克福,EQ 计划还得接着搞,所以这次奔驰会展示一辆 EQA 概念车。车子不大,但是想必奔驰给予于它的野心不小。 OLED 灯是这辆车的亮点之一,看起来「只要用对了技术,谁都可以是灯厂」,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在电动化这条路上,奔驰到底想怎么走?EQA 的动力解决方案以及产品思路究竟怎样?首款落地的纯电动车会是谁? 而在未来出行方面,我们之前报道过的 smart vision EQ fortwo 概念车也会在车展上展出。如果说电动计划是奔驰的未来,那么这个概念车所展现的,就是「更远的未来」。奔驰觉得,在 2030 年,这种无人驾驶小车会理所当然的成为人们出行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当然,它必须是共享的。 要说开脑洞炒概念,奔驰绝对是最热衷的车厂之一,毕竟人家是「汽车发明者」。 奥迪 相比奔驰和宝马,奥迪这次相对低调。他们主要会发布两款自动驾驶概念车,以及 A4 Avant g-tron、RS 4 Avant 等等。 按照奥迪给出的信息,这两款自动驾驶概念车分别代表奥迪在 level 4 和第 level 5 自动驾驶方面的憧憬。其中,level 4 的概念车会基于在上海车展发布的 Audi e-tron Sportback concept 打造。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它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 130km/h,并且支持自动变道。 至于 level 5 … 继续阅读

百度 Apollo 计划背后的技术核心究竟是什么?

· Sep 11, 2017 333

自从今年 7 月份正式发布以来,百度的 Apollo 计划就一直是自动驾驶行业内讨论的热点。计划中众多的合作伙伴,以及覆盖软件、硬件、云计算的布局让人既兴奋又充满疑问。而在众多疑问中最核心的就是:百度在 Apollo 计划中自己所提供的最核心技术究竟是什么?在上周末举行的 G.A.M.E 极客出行大会上,GeekCar 请到了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副总监,也是主要的技术负责人孙勇义来讲了一下 「Apollo 计划背后的技术实力」 ,试图从他在 G.A.M.E 的分享中找到这个疑问的答案。 Apollo 1.0 的意义 Apollo 计划目前开放的其实只是它的 1.0 版本。孙勇义在演讲时提到,Apollo 1.0 的主要功能包括可扩展架构、参考硬件、一键启动更新以及开发工具四个部分。对于开发者来说,这四个部分正好是其想要开始研究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基础技术支撑。 参考硬件其实可以看作百度把自己合作过的主要硬件供应商列表共享了出来,因为百度本身并不做硬件。这其中包括 Autonomous Stuff 所提供的基于林肯 MKZ 改装的自动驾驶测试车,Nuvo-5095GC 的计算单元,NovAtel SPAN-Igm 的定位模块,还有百度自己与多家汽车供应商合作的 BCU 系列硬件。关于参考硬件的具体分析,可以参考 GeekCar 在 Apollo 发布时所做的报道。 可扩展架构相当于百度将自己之前研究自动驾驶时所建立的底层架构开放给了开发者,这让开发者不必再自己耗费时间去搭建自己的基础架构。 同时,这个架构还可以扩展,结合一键启动更新的功能以及开发者工具,百度可以根据开发者的反馈以及技术本身的发展,对整个基础架构进行持续的更新与升级。 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Apollo 1.0 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自动驾驶的准入门槛。对开发者来说,使用 Apollo 1.0 的平台意味着自己可以少走很多百度之前走过的弯路。这对刚刚起步的开发者,或者说是缺乏相关积累的整车厂来说,无疑是一种既省时又省力的方法。 Apollo 背后的技术核心 百度与 NVIDIA 一样,都在试图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 AI 开发者生态。NVIDIA 的 Drive PX 硬件平台、CUDA 架构、DriveWorks 开发工具和 Apollo 1.0 的结构如出一辙。双方本身也是紧密的合作伙伴,NVIDIA 更多定位全球市场,而百度目前则更加专注于国内的开发者。 不过,这又回到了我们最初的问题:NVIDIA 的生态背后,有它强大的 GPU 计算技术与生产能力作为支撑,那么百度背后的核心技术支撑是什么呢? 百度在 Apollo 1.0 阶段只是把自己以前的一些研究经验以及合作资源开放了出来,完全称不上什么核心技术。百度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他们后续要开放的云端服务。 孙勇义将百度的云端服务分成了四个部分: 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地图对于自动驾驶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硬门槛,在国内有地图采集资质的企业本身就没有几家。而自动驾驶还需要高精度地图能够具备在云端的实时更新与分发能力,这就进一步提升了高精度地图在中国的技术门槛。 云端数据服务:整车厂和开发者在研究自动驾驶的过程当中会积累许多的行驶数据,而这些数据都需要上传到云端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pollo 计划中的云端数据服务也可以说是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仿真服务:这可以说是云服务的最核心技术。在云端积累了一定驾驶数据之后。可以通过仿真器技术所营造的虚拟驾驶场景中实现再模拟,再优化并验证现有驾驶策略的同时,还可以产生新的驾驶数据。对本就十分珍贵的真实驾驶数据来说,仿真服务是非常有效的再利用以及数据补充。 安全服务:也就是我们之前一直在讨论的车联网安全。自动驾驶车辆需要通过网络与云端链接,这也给黑客攻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所以对于云端服务的提供商来说,做好安全解决方案也是一个核心竞争力。 在今年 9 月份,百度就将开放它们的仿真服务以及仿真场景数据。其中的功能包括在线提供 3D 实时车况和路况、在虚拟环境中重构道路场景、可迭代的开发者插件以及多终端平台的并发功能。 与 NVIDIA 不同,百度作为互联网公司,硬件从来就不是他们所擅长的。但是要说云端服务,那么对做搜索引擎起家的百度来说就算是核心业务了。 在之前分析 NVIDIA 的自动驾驶布局时,我们就提到过,云端才是能体现 GPU 计算能力的终极舞台。不管是主机厂还是供应商,通过云端进行驾驶数据的收集模拟、深度学习、稳定性验证并最终再向车辆终端更新的流程已经成为了自动驾驶的主流策略。 以此来看,云端的软件服务也必将和芯片的硬件计算能力一样成为核心技术。NVIDIA 之所以和百度走得如此之近,除了看重其在中国的影响力之外,肯定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而对于百度来说,Apollo 计划背后的技术策略也就更加清晰了:首先通过开放之前的研发经验积累以及各供应商的合作资源来吸引足够多的开发者(主要基于中国市场),然后通过这些开发者的研究成果与数据来不断地强化自己核心的云端服务能力,而更好的云端服务能力又会吸引更多的开发者。 当然,这样一个滚雪球的逻辑是最理想的状态。万事开头难,如何能够吸引并稳定住最早的一批优秀核心开发者才是整个逻辑的关键。 在之前的汽车工业当中,谁积累了足够的整车技术以及生产制造资源谁就能处于领先的地位。而在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领域中,开发者才是最核心的资源,不管这些开发者是来自于汽车行业还是互联网公司。 Apollo 是中国的。但是它也先需要获得中国开发者的认可才行。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